癡迷書法 甘之如飴 ——書法家王遠之其人其書 文/傅徳鋒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彰顯著東方大國的文化風采,并吸引著無數(shù)文人墨客和書法愛好者參與其中,樂此不彼。尤其是自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以來,伴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人心和國家經(jīng)濟的繁榮以及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喜歡和學習研究書法者越來越多,他們不僅通過學習書法提升了自身文化修養(yǎng),有的還因此改變自身命運。中國金融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王遠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癡迷書法,甘之如飴。數(shù)十年如一日,一路走來,不僅收獲了很多人生樂趣,而且也對自己的工作、交友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王遠之于1991年7月畢業(yè)于合肥工業(yè)大學管理工程系,2001年再度畢業(yè)于暨南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在職研究生班。在此期間,曾先后擔任地方政府團委干部、報社采編和企業(yè)負責人。2002年,從廣州來到北京,先后在一行三會擔任多項金融研究課題跨部委協(xié)調(diào)人,出任《中國金融產(chǎn)品》《中國財經(jīng)界》等刊物主編。2016年創(chuàng)辦金融出版公司。從王遠之的這些學習工作履歷來看,他是一個有著比較豐富的生活閱歷的有志之士。而書法作為他工作之余的最大的業(yè)余愛好,無時無刻不在伴隨著他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遠處。
小丈二:360cm*96cm
138cm*35cm 而首都北京,是我國文化氛圍最為濃厚的首善之地,這里有著國內(nèi)一流的文化設施和藝術社團以及大學院校,聚集了大批的名聲顯赫的各界精英,尤其是書畫藝術精英?釔蹠ǖ耐踹h之來到北京,這里的一切,無疑為他學習書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無論是向老師請教學習還是同道之間進行交流,都無疑具備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王遠之雖學的是宏觀經(jīng)濟專業(yè),甚至長期工作服務于金融領域,但事實上,他又是一個跨界者,他將金融與書法充分結合起來,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打拼,同時在這兩個領域都漸入佳境,工作干得風生水起,生活過得豐富有趣。
70cm*46cm 王遠之有著特立獨行的性格特點,因此,他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有著自己的方式和見解。在書法學習方面,他不屬于那種盲目的跟風者,更不是那種為了在各類展覽上追名逐利而放棄自己的書法審美和標準,他把自己定位成“獨立書法家”,只潛心于對自己心目中草書之美的探索和追求。他對書法的癡迷,首先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那份熱愛和追求之心,希望借助筆墨來抒寫自己的人生情懷,借助書法來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是通過書法交流結交更多的有識之士,來擴大自己的交際范圍,豐富和提升自己的文化內(nèi)涵。最后就是希望通過書法能夠更好地去介入社會并服務于社會。而對于此種想法,我是一貫持贊同和支持態(tài)度的,一個書法人,不論其是專職人員與否,只要他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有一定的時代擔當,都是值得贊賞和嘉許的。
138cm*70cm 王遠之先生從小就酷愛書法,一開始對瘦硬剛健,端嚴整飭的柳公權楷書情有獨鐘,很多年下來,打下了比較堅實的書法基礎。進入中年,他對草書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而且伴隨著學習的深入,幾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古人云:“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惟其癡迷,故而能好之不輟;惟其不輟,故而能循序漸進。張芝池水盡墨,懷素退筆成冢,智永禪師積學十年,禿筆十甕,每甕數(shù)石,求字者絡繹不絕,門庭若市,踏破門檻,故而用鐵皮包裹。王覺斯登樓不下四十年,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這些實例,無一不證明,只有勤學苦練,才能在書法上有所建樹。王遠之也正是在古人刻苦學書的精神力量感召和自己對草書藝術的如癡如醉的巨大興趣推動的雙重作用之下,踏上了學習草書的漫長征程。
丈二整張:367cm*144cm
丈二整張:367cm*144cm 如果說中國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頂皇冠的話,那么,草書就是鑲嵌在這頂皇冠上的那顆明珠。我們之所以把草書視之為是中國書法的最高境界,并非是毫無根據(jù)、信口開河的,而是因為草書一方面包含了所有書體的各種筆法,而且草書是最具有表情達意和抒發(fā)自身情感優(yōu)勢的一種特殊書體。從草圣張芝到王羲之、張旭、懷素、孫過庭、黃庭堅、宋徽宗、宋克、祝枝山、徐渭、王鐸、傅山、于右任等,都無一不是在草書領域卓有建樹且能獨樹一幟者。而王遠之也正是認識到了草書的獨特藝術魅力和出于對草書熱愛與癡迷,從此沉醉于對草書的學習和研究。
長卷:1500cm*35cm 他尤其喜愛懷素書法,對懷素大草代表作《自敘帖》鐘愛有加,一有空閑,便堅持臨池,對《自序帖》心摹手追,背臨達百余遍之多,并對懷素的其它作品如《懷素狂草四十二章經(jīng)》《大草千字文》等加以揣摩臨習,漸有所獲。除此之外,他還在學習懷素草書的基礎上,對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和張芝、張旭、黃庭堅、宋徽宗、宋克、文征明、祝允明、徐渭、王鐸等人草書進行廣泛取法,以此來豐富技法,提升自身創(chuàng)作能力。他信奉“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繼采諸美,變動弗拘。斯為不掩性情,自辟門經(jīng)。”(清.梁巘《學書論》)以及“凡臨摹須專力一家,然后以各家總覽揣摩,自然胸中饜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廣闊,志趣高深,集眾長以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四條幅:138*35*4 從王遠之先生的草書作品來看,他的筆性顯然是非常不錯的,用筆靈活,多能注意到輕重提按及快慢之變化。結體參差錯落,字形有大小、長短、欹正之對比。墨色上濃淡枯濕,一任自然。最值得肯定的是他在作品的章法布局上有著較強的駕馭能力,無論是橫批、斗方、條幅還是中堂、通景,都能注意到各種矛盾的對比變化,尤其是他寫的幾件丈二巨幅橫幅和四條屏,多得益于懷素、張旭、徐渭和王鐸草書,又似乎得益于他的豪爽不羈的個性,全篇大疏大密、大開大合,通篇洋溢著一種奔騰不息、難以遏止的磅礴氣勢,使觀賞者能夠感受到他在揮毫潑墨之時所體現(xiàn)的那種勃發(fā)的激情和多變的情緒,從而自身也受到感染。行書方面,他偏愛米芾,對米芾行書的那種“風檣陣馬,痛快淋漓”推崇備至,因此,他寫的行書,多受其影響,能夠放筆直書,奔放豪邁,頗具特色。在他的草書作品中也能看到米芾的蹤影。
六條幅:240cm*53cm*6 最后提一點建議,王遠之先生今后若能再向古帖靠攏,繼續(xù)深入挖掘古人經(jīng)典草書的精華所在,在技法技巧的運用上更具有經(jīng)典意識,那么,假以時日,其草書必然會進一步體現(xiàn)出不一樣的藝術風采。 遠之,遠之,自當志存高遠,積功致遠,期望時刻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良好心態(tài),再上征程,遠而得之。假以時日,若終成書壇王者,則幸甚之至! 一孔之見,僅供參考。在此,謹以此文,與之共勉。 時2021年3月20日星期六醉墨先生于古風堂北窗下 (傅徳鋒,書法家、藝術評論家。全國多家權威書畫媒體專欄作家、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精英班學術班成員、2016年度中國書法風云榜書法批評人物。曾擔任2017、2018、2019年度中國書法風云榜評委,出版《書壇觀察》《書藝縱論》《書壇論道》《書家評論》《第一陣營》(共200余萬字)等多部理論批評專著。)
138cm*70cm
對聯(lián):240cm*53cm
138cm*70cm
180cm*50cm
138cm*70cm
對聯(lián):180cm*53cm*2
斗方:90cm*90cm
180cm*97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