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路人甲 攝 書法家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他們用一副筆墨擔起重任,在傳統(tǒng)文化淡化,泛文化盛行的當代,孤獨而執(zhí)著地舞動生命韻律和心性情懷。 他們游弋于諸多藝術(shù)領(lǐng)域,擅書畫、工詩文、通藝理、精鑒藏,廣聞博識,有著異于常人的靈性世界和美學功力。 他們有可能在日復一日的苦練中,修煉出自己獨特而奇彩的生命形象;也有可能在擁躉的喝彩聲中迷失,沉淪于庸常。 他們執(zhí)筆為刀,雕琢黑白,一舉一動散發(fā)著墨香,令書法藝術(shù)的生命力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展開。
圖片來源 路人甲 攝 向李文志求墨寶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常常能在一些書法沙龍和聚會上看到他的身影。 在圍觀諸人斂氣屏息的期待中,李文志凝神片刻,蘸墨落筆,如行云流水、鷗翔魚躍般一氣呵成,捻指間,書成印妥。叫好聲不絕于耳,李文志則肅穆沉靜,從容安然。 ——“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志,如其才,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書法家 李文志先生 Michael 攝 如果將翰墨世界比作江湖,李文志算得上大俠之類的人物。 早年拜師啟功門下,打下深厚的基本功。 恩師一句“似我者死”令他茅塞頓開,不再執(zhí)著于啟體,而是博采眾長,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三十年來筆耕不輟,贊譽無數(shù),早已成名成家,但李文志對外界“大師”盛譽始終低調(diào):“我還年輕,不要過早蓋棺定論。” 這讓人想起啟功當年對別人尊稱他為“專家”時,幽默回應(yīng)“我是瓦家。” 莫非謙虛也有師傳?
圖片來源 路人甲 攝 俠之可貴者,在其靜氣。 只要養(yǎng)之以靜,便自開大。 那既不張揚也不耀眼,將所有力道與能量,盡可能都含蓄著,卻又讓人不敢小覷。 古人云:曖曖內(nèi)含光。 那光華內(nèi)斂,平靜淡然的外表下,分明有著不與人同的眼界:“并非說古人絕對不能超越,但古代書法是以廣闊的社會必需為背景,古人從孩提寫字時起,就把毛筆作為唯一的書寫工具,一生不曾間斷,已趨極致。反觀當代書法早已失去實用性,成為技巧與藝術(shù)的展現(xiàn)。” 所以李文志幾十年如一日臨摹古帖,恭敬鄭重,沐手焚香,那是對整個書法世界的虔敬。 敬勝百邪。 敬以直內(nèi),是涵意。 此一“敬”字,便是人心不有所系,直達無心之境。 天地無心以化成,人無心以體道,藝因無心而臻于道。 有這“靜”、“敬”作為底色,我們能夠更好地感受李文志筆下那“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
李文志,字博友,號唐韻齋主 1964年生于河北滄州,現(xiàn)居北京。 國家一級書法師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中央國家機關(guān)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 中國長城書畫家協(xié)會會員 中國書畫藝術(shù)研究會會員 北京翰林書畫院特聘大學士 國際王羲之書畫院副院長 2010年 書法作品在《東方之冠》全國書畫大賽中獲最高榮譽獎 2011年 書法作品先后獲得第七屆“中華杯”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銅獎 2011年 書畫作品在“青春飛揚,青春萬歲”全國書畫大賽金獎 2012年 書法作品在中國牡丹藝術(shù)論壇獲優(yōu)秀作品獎,入編《中國牡丹詩書畫大典》 2013年 書法作品入編《中國當代實用書法大觀》 2014年 書法作品被北京電視臺35周年慶典收藏 2014年 書法作品入編《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收藏指南》 2015年 書法作品入編《中國書畫名家精品集》 2015年 書法作品為新疆兵團題詞刊登在人民日報上 2015年 書法作品入展全國十一屆書法篆刻展 2015年 書法作品心經(jīng)四條屏在瀚海87期當代書畫拍賣有較高的成交記錄 2016年 書法作品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書畫展獲二等獎 2016年 書法作品被大觀園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