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6日,由故宮博物院作為主辦,安徽儒意文化 、品今書畫院、安徽國際文化、安徽聚藝文化、安徽中集文化 聯(lián)合承辦的“ 文脈傳承-九百年活古董-吳歡書畫精品展”在合肥公麟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吳歡先生近年創(chuàng)作的花鳥、山水等系列作品百余件。
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有, 七一勛章獲得者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中華慈善總會原副會長安徽省政協(xié)原副主席 李宏塔 先生;李小玲 女士;安徽省美協(xié)副主席:張國琳 先生;安徽省美協(xié)副主席:徐曉紅 先生;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安徽省政府參事,安徽省文史館館員: 陳光林 先生;大風堂中國畫學安徽分會會長 中央書畫院安徽院院長 安徽金碧山水研究院院長:程曙東 先生;安徽省美術理論研究會副會長:陳祥明 先生;公麟美術館館長:朱敏夫 先生。
具有五百年可考歷史的吳氏家族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fā)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吳歡的藝術根植于家族文化血脈,他天資聰穎,才華橫溢;齊白石先生賜名吳歡,曰“吳歡無不歡”可知其淵源。從小,父母便引領他遍訪名師,潛心學藝,曾得到張光宇、張正宇、李苦禪、李可染、丁聰、董希文、蔡亮、華君武、葉淺予、張丁、黃苗子、尹瘦石、黃永玉、許麟廬、蔣兆和等中西繪畫領域的名家巨匠的親授,憑借天資和多年的苦修,他獨樹一幟,精彩創(chuàng)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近年來其藝術水平爐火純青,可謂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
吳歡家族的“歷史人設”已經(jīng)確證完成,證據(jù)鏈條環(huán)環(huán)相扣無可爭議,其家族數(shù)代以來的作品價值因有前五百年的歷史證據(jù),自然保證了后五百年仍然穩(wěn)固地站在歷史收藏領域的前端無法消失,尤其是自帶金融屬性,完全可以和黃金等量齊觀,無論歲月如何流逝變遷仍可以保值升值,具備絕對的恒定價值,因此,對吳歡而言,被公認為“行走的文物,活著的古董”,“活著的官窯”,實至名歸,絕非浪得虛名。
此次展覽,吳歡先生將其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豐富的人生閱歷化入自己獨到的書畫作品之中。作為一位有追求的藝術家,其豪爽的文人氣質在眾聲喧嘩的畫壇發(fā)出了自己獨特而悠揚的聲音。展覽現(xiàn)場,觀其作品越發(fā)蒼辣,開闊渾厚的氣勢,滿紙真力彌滿,意韻生動,以流暢豪健的筆調,行之以渾灝奔放的氣勢,寫出蒼茫雄壯的意境。繪畫選材廣泛,以梅、蘭、竹、菊、荷花、牡丹、牽牛、芙蓉、蝦、蟹、山水等等為題材,樹立了寫意花鳥畫和山水畫的新風范。
寫意畫應具有深藏不露的大氣,畫家要通過意境、胸懷、氣魄、學識突顯出博大、豁達、渾厚、崇高的精神。900年家族史,吳歡家族經(jīng)久未衰,就近三代言之都是胸藏錦繡的一時俊彥,且有驕人業(yè)績譽滿藝壇。此類家族在中國近代史中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因此,吳歡先生不但有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同時又有著獨立的藝術審美觀,展現(xiàn)出了強烈的時代感。無論是吳歡先生的書法、國畫,都具有高度的藝術震撼力,強烈的辨識度,又賦有深刻的思想內涵。
吳歡先生的畫作在輕松意境中蘊含著樸拙之氣,自然含蓄中蘊含陽剛之力。在目前畫壇中,能達到了“筆簡意繁”的藝術境界, 少之又少。細細品味吳歡先生的作品,在現(xiàn)代語境和傳統(tǒng)意境之下,其作品在豐沛、濃淡、疏密的鮮明對比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個性結構。他將自已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崇滲透在作品中,他不同于一般的畫家,吳歡先生有著對藝術孜孜以求的精神,善于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個性化花鳥畫的筆墨語言,透露出含蓄而又不失大氣的韻味。正如孟子所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相信此次展覽會為世人帶來一場視覺和精神的盛宴。 據(jù)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2022年7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