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0日下午,侘寂之境——陳牧春、陳天琦母子雙人展在北京而己美術館舉行。 開幕現(xiàn)場 策展人、而己美術館館長 孫璽祥擔任活動主持并發(fā)言 宋莊文獻館館長 胡介報 發(fā)言 嘉賓、藝術家 康羽發(fā)言 嘉賓、藝術家 趙斌發(fā)言 嘉賓、藝術家 王文生發(fā)言 藝術家 陳牧春致答謝詞 藝術家 陳天琦致辭答謝詞 開幕式現(xiàn)場 開幕式現(xiàn)場 媒體采訪 藝術家 陳牧春接受媒體采訪 兒子從兩歲就開始小手攥著粉筆到處畫了。也許因為胎教時窗外就是工地,他從出生就喜歡看工程車,兩歲多就可以把挖掘機畫得很棒了。之后是恐龍,變形金剛,數(shù)碼寶貝,都能自己變著樣地畫。我從來不教孩子畫什么,只是多帶他出去觀察外面的一切,畫所有看到的東西,讓他養(yǎng)成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事物的能力。當他能把仔細觀察的東西畫出來時,就具備了眼,腦,手三位一體協(xié)調一致的能力。當靜態(tài)的東西畫夠了后,就開始畫動態(tài)的了,比如飛跑的馬,電視里的京劇人物,各種速寫。 小學時他喜歡上了漫畫。每次出游回來,都能用漫畫方式畫出游記。他漫畫中的線條肯定,大膽,簡練。最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一種幽默感。能畫得準確,技法嫻熟都可以通過訓練做到,但畫得有趣是比較難得的。我從來不怕他丑化我,,那種率性和本質的真實,比本人更生動鮮活。 考央美附中是一段緊張艱難的日子。因為一直沒讓他正規(guī)訓練素描色彩,不想讓他過早進入機械模式化而影響他對畫畫發(fā)自內心的喜愛,直到初三后半年才開始投入考附中的準備。那段時間每天上午他自己復習文化課,午飯后送他去考前班,晚上十點后接回來評他一天的畫,經(jīng)常是狠狠地批評一頓才含著眼淚去睡。最終還是考上了。那年附中北京只考上了八個。 從進入附中開始畫《一個屌絲的附中生活》。很逗。希望他能一直保持這份幽默感,那會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財富。 在紐約SVA的留學生活每天都很緊張充實。在附中四年打下扎實的造型基礎,到美國后每天吸收的都是新鮮的養(yǎng)料。那里注重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的思維能力,每個作業(yè)都是一次創(chuàng)作,需要不斷動腦動手大量閱讀大量看畫。幾乎每天都是一兩點睡。 祝我們母子第一次畫展圓滿順利。 藝術家 陳天琦接受媒體采訪 我很羨慕老媽,她從繪畫技巧對自己的無形壓力中逐漸脫離,而我還陷在技巧的泥潭里無法自拔。她從這一黑洞似的漩渦中解放出來,繪畫對于她將得心應手,從過去技巧與寫實理念對于畫家的支配,變成一種她能加以運用以表達內心情感的工具。 近幾年來老媽的畫更像老媽本人,說起來也怪蔘得慌,畫開始有了人的特性。用一句爛俗的畫來講就是畫如其人。老媽對于畫的處理越發(fā)主觀,再借用藝術家薩子的話來說就是,主人公登場了!說的特準確。老媽從不畫人,但每一幅畫其實都是老媽的自畫像,她當天內心深處的情感融入畫里,相比她本人,畫,更像她真實的自己。 總有人喜歡把老媽的荷塘跟莫奈做對比。我不愿去指責這一判斷有什么問題,那么試著從另一個角度想,如果一個藝術家偏愛向日葵,那么他就要一輩子和梵高扯上關系嗎?如果一個畫家喜歡幼女,難道就一定和巴爾蒂斯有血緣關系嗎?藝術是沒有可比性的,觀賞藝術的同時也不要總去聯(lián)想那些看似可以類比的事物。每一幅畫都是獨一無二的。請嘗試站在畫前踏下心來靜靜欣賞幾分鐘,我相信這個時候用不著作者解釋你也能發(fā)現(xiàn)這幅畫自己的性格。 除了荷花,老媽對別的花也顯露出了很大興趣,偷花也是老媽的一大樂趣。但凡到了春夏的夜晚,就能看到漆黑的夜色中一個健碩的身影匍匐在花叢邊靜待四下無人,拿出剪刀一頓 咔擦嚓……一會兒喜滋滋地捧著一大把進屋,剪剪插插,擺弄瓶罐。這是她每個夏夜的極樂時光,一邊兒插花一邊兒咧著嘴直哼哼。 對于偷院里的花老媽絲毫沒有感到慚愧,用她的話說就是:“反正在外面放著也是等著腐爛,還不如為藝術做點貢獻。” 說白了畫春花就是寫生。靜物寫生,最基本的色彩練習中也會涉及的題材。如何把這個被玩爛了的題材畫出意思就比較考驗一個藝術家的修養(yǎng)了。與荷塘一樣,老媽對于花和風景的描繪也都凸顯了她散文式的抒寫。放松,自然,不拘束。很多藏家表示,她的作品有一種治愈的魔力。 老媽喜歡看電影,和書一樣,什么都看。但是記性又不好,經(jīng)常昨天看完的今天再來一遍。我很羨慕老媽的這項異能,每天活的像刷新了一遍。 雖然沒有刻意的去培養(yǎng),但我相信這兩個喜好對于老媽”文人荷塘”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她不說,我從她每天寫上去的筆觸能看出她的心越發(fā)沉靜。 老媽并不擅長宣傳自己,每次有人采訪總能把她搞得手忙腳亂。會白話固然有用,好比一個有口才的推銷員業(yè)績一定不會差,但是從另一方面想想,畫不就是視覺魔術嘛,沒有哪個大師會在自己的展覽上給大家大談自己畫的含義。因為他們都死了。在我看來活著的人是不好被稱為大師的,活著的人都有可能會改變,會犯錯,那么他們就有可能成不了大師。大師是不能犯錯的。所以大師很累。 老媽你是個作畫兒踏實,做事兒馬虎的人,這么多年對于自己畫過的畫兒大多都藏在柜子里了,心里也沒個數(shù)兒。這次也算幫你做個梳理,重新審視一遍自己在繪畫這條路上走過的點點滴滴,要是能有所啟發(fā)固然好,沒有也白搭,就當是我陪你回憶些往事兒了。相信你總會有靈光炸現(xiàn)如同晴空霹靂的一天。甭急,兒子等你。 展覽現(xiàn)場 本次展覽共計展出陳牧春作品78(組)、陳天琦作品24(組)共計102組,展覽將持續(xù)到2019年8月20日,歡迎大家蒞臨觀展。藝美視界網(wǎng)、雅昌藝術網(wǎng)、中國書畫家網(wǎng)、搜狐新聞、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騰訊視頻、搜狐視頻、鳳凰視頻等全國多家媒體對活動現(xiàn)場進行采訪與展后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