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名家 行業(yè) 機構 大觀 圖片 視頻

聚焦

旗下欄目: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

隋建國——元素“Element”即將開幕

來源:中國藝術資訊網(wǎng) 作者:小龍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19-05-31

隋建國——元素“Element”

策展人:段少鋒

時間:2019.06.01-08.01

開幕式:6月2日 14:00

論壇內容見下文

地點:

中糧·置地廣場B座中庭

聯(lián)合主辦:

一個美術館,藝術介入,中糧·置地廣場

從2008年做《盲人肖像》開始,我把自己的身體及其動作置于作品的核心。隨著實踐的累積,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雕塑家的身體和重復性的雕塑動作(行為)本身,與完成后的雕塑作品同等重要。雕塑媒介就是雕塑家行為與動作的場域;最終完成的雕塑作品則是雕塑家的身體與雕塑行為(動作)在場的證明。

——隋建國

隋建國先生作為享譽國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不僅僅是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的見證者,也是持續(xù)的實踐者和實驗先鋒。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涵蓋了從觀念藝術到公共藝術的諸多領域,而其中又包含了藝術介入社會屬性的創(chuàng)作,而作為藝術介入社會的實踐機構藝術介入也一直致力于介入性藝術的探索,其中“一個美術館”項目也是基于此發(fā)起的藝術項目。隋建國先生一直以來對于藝術介入的探索給予了學術支持,同時他近年來對于藝術與科技這一話題的濃厚興趣,由此產生了本次“一個美術館”隋建國先生的藝術項目。

本次隋建國和“一個美術館”合作在中糧置地廣場呈現(xiàn)最新的藝術作品《云中花園-手跡3號》。該系列作品是隋建國先生近年來的代表作品之一,集中體現(xiàn)出了隋建國先生的創(chuàng)作風格、思想以及作品的創(chuàng)作脈絡,恰逢隋建國先生在深圳OCAT舉辦了自己的十年回顧展“體系”,而本次的作品其實剛好是對于回顧的另外一種觀看角度。可以說《云中花園-手跡3號》是構成隋建國先生體系的一個標本抑或切片,通過這件作品我們可以微觀的看到構成這一系統(tǒng)的諸多元素。

“元素”一詞最早始于化學和計算機等科學領域,后應用于生活用語中,這也暗示著這件作品和隋建國先生體系之間的關系,同時體現(xiàn)出隋建國先生近年來對于“藝術與科技”這一問題的關注,我們希望通過這件作品以一葉知秋的方式,以一件具體的作品來管窺隋建國先生磅礴大氣的創(chuàng)作系統(tǒng),通過這樣的方式形成一個特別的藝術介入公共空間的藝術項目。

隋建國先生作品的元素將通過這個展覽盡可能的呈現(xiàn)出來,通過影像、文字和論壇的形式得到發(fā)散,在分析和討論的領域放大這件作品的細節(jié),由此探索隋建國藝術的過去和現(xiàn)在,甚至于未來。我們希望通過時間維度的藝術創(chuàng)作發(fā)展,空間維度的雕塑本身和藝術家,以及藝術和大眾三個角度來呈現(xiàn)本次展覽的“元素element”。

隋建國先生的藝術體系由諸多元素構成,而關于藝術與科技的討論也由諸多方向的元素構成,本次展覽呈現(xiàn)正是隋建國先生的元素之一,我們希望借此見微知著,給觀眾和聽眾提供關于藝術與科技這一當下藝術熱點的思考和啟發(fā)。

除了展覽部分,本次“一個美術館”還發(fā)起了以隋建國先生作品為核心的論壇。本次論壇聚焦藝術與科技這一當下不斷被藝術界討論的話題,作為展覽部分的延伸,論壇以“機器復制時代之后:藝術與科技的相遇”為主題,從藝術史、科技史和哲學史的角度,藝術機構的未來走向,以及關于藝術與科技藝術實踐來形成本次論壇話題的多角度呈現(xiàn)。

論壇主題:

機器復制時代之后:藝術與科技的相遇

論壇時間:2019.06.02

16:30-18:30

主持人:段少鋒

論壇嘉賓

郝劉祥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哲學系主任

張子康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館長

費俊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科技專業(yè)方向教授

王春辰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隋建國

著名國際當代藝術家

地點:

中糧·置地廣場B1 媒體中心

展覽地點:中糧·置地廣場

2號線安定門地鐵站(B口)

 

責任編輯: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