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摩詰演教圖 2017年 紙本水墨 縱45橫240cm 近幾年來,我臨習維摩詰演教圖已有十余幅!通過反復(fù)臨摹和聽誦《維摩詰所說經(jīng)》,對維摩詰演教圖有個人粗淺的理解和認識。 維摩詰演教圖取材自《維摩詰所說經(jīng)》文殊師利問疾品——香積佛品,畫卷中描繪了維摩詰居士,文殊師利菩薩,散花天女,舍利弗尊者,眾香菩薩,維摩詰化身菩薩,眾菩薩,眾尊者,長者主月蓋以及天人護法。整個畫卷所展現(xiàn)的是一段有情節(jié),有故事的鮮活情境,絕非一般所注解的“散花至舍利弗身,著衣不墮,維摩詰趁機說法……”。此為謬解,經(jīng)典中實無此一說,嚴重減弱畫面所傳達的深廣義理,牽強淺顯。不知何所從來,而且不論畫冊,網(wǎng)絡(luò)幾乎凡所點評此畫必有此語,真真貽誤眾人。 維摩詰演教圖最大的特點乃是把時間和空間進行了抽取和壓縮。依照時間展現(xiàn)的情節(jié)并置在一起卻不讓人感到突兀,游走于畫內(nèi),經(jīng)中所講之情境對話卻又各自穿插互不妨礙。 以下就畫中人物做淺顯的個人分析認知。 ![]() 畫中最醒目者當屬示疾臥坐床榻之長者維摩詰,長須飄灑,態(tài)度怡然,目光直視,口微張,伸二指,似在演說妙法(應(yīng)是向諸菩薩發(fā)問“云和菩薩入不二法門”見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 與維摩詰相對應(yīng)足踏蓮花,獅子座上端坐者是文殊師利菩薩,與一旁善財童子皆為合掌恭敬,注目傾聽狀。中伏地蹲坐為文殊坐騎青獅子。 ![]() 畫幅居中一左一右分別為釋迦佛大弟子舍利弗與天女。此二人為畫中最富情節(jié)性的高潮人物。天女聞所說法,現(xiàn)身散花于菩薩大弟子上,花至諸菩薩皆墮落,在大弟子身上則不掉落。舍利弗去花不成,正在窘迫的與天女對答(觀眾生品第七)。 ![]() 卷首有一帶頭光武將及身旁六個各個境界不同,體悟有別的比丘形象,當是(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開始所謂的“文殊師利與諸大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繞”入城問疾維摩詰之所來者。 容易被忽略的一個人物是身處大弟子,護法天神之中持缽而立的維摩詰化身菩薩。據(jù)《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下,香積佛品第十所載,維摩詰化身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于眾會”應(yīng)維摩詰所使前往眾香國取來滿缽香飯,供養(yǎng)與會大眾。 ![]() 眾香國同來者亦有九百萬菩薩,當是畫中文殊師利身后諸人。更居后者應(yīng)為聞飯香而來之長者主月蓋以及經(jīng)中所載“諸地神,虛空神及欲色界諸天…” 圖中文殊師利所坐之座在《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中,不思議品第六載為維摩詰獻神通之力,于東方須彌燈王如來處遣來三萬二千獅子之座。此意示人,大中見小,小能容大,一多無礙的圓融境界。 至此,畫中人物情節(jié)展現(xiàn)無余。 二十一個不同時間,空間的人物被作者安排在一個有限的范圍里。從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到香積佛品第十,浩浩五品經(jīng)的內(nèi)容,至少七個場景被畫家極富智慧與禪意的結(jié)合在一起,令人叫絕。畫家完全領(lǐng)受并成功運用了經(jīng)中“以須彌之高廣內(nèi)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的深廣含義。實為打破時間,空間的壁壘,完美詮釋經(jīng)文的不朽之作! 乙未仲秋 楊梵寫于無為草堂 ![]() 楊梵 自號無為草堂 ,生于河北獻縣,現(xiàn)居北京。 多次在北京,重慶,深圳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及聯(lián)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