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在公益講座現(xiàn)場談趙孟頫 2018年2月4日,由著名學者、經(jīng)濟學家、書法家、國學家姜洪先生主講的國學與書法公益講座:雅知國滅史不滅,家聲無愧三百——談談趙趙孟頫在北京莊勝廣場北樓舉行,講座現(xiàn)場,姜老師不僅講述趙孟頫生平、以客觀的歷史觀看待和評價趙孟頫其人,更濃墨重彩地品評他的書法作品,彰顯他在中國書法藝術(shù)史上的成就。
國學與書法公益講座活動現(xiàn)場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最有影響的書法家,他的書法開一代新宗先河,法魏晉、尚古意,可謂中國書法史上當之無愧的第二書圣。 姜洪老師在講座特意闡述自己的觀點,他說:“有人認為趙孟頫身為宋皇室后裔,卻舍身取奉侍蒙元,有失士大夫錚錚鐵骨;卻不能站在現(xiàn)實的角度去看待趙子昂在元朝為官時,保護了很多漢人免遭涂炭劫掠的佛心善舉。同時,趙孟頫善于經(jīng)濟,降低稅負,為百姓生活謀求福利,也作出極大貢獻。清人詆毀他是貳臣,是有失公允的。況且,忽必烈死后,趙孟頫多次請辭,歸于田園生活,仰陶淵明寓情于山水之中。所書歸去來兮辭,灑脫飄逸,隱士風范躍動飄逸。日書萬字,為文化的保留、傳承、復興起到了重大作用。鐵馬金戈今何在?子昂書畫尚留存。趙孟頫為人類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和美學高度影響至今。”可以說,趙孟頫身處宋蒙變革亂世,擔負社稷之責,文化流傳之大任,屈委抗爭于蒙元,庇護宋之百姓,真真做到了極致。知死盡節(jié)易,忍辱行道難。“
姜洪先生送“福”活動觀眾 對于趙孟頫其書法作品特點,姜洪老師結(jié)合自己40余年來潛心書法創(chuàng)作和理論研究的心得體會,概括有三:第一,趙氏在繼承傳統(tǒng)書法的基礎(chǔ)上,削繁就簡,變古為今,其用筆不含渾,不故弄玄虛,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十分清楚,使學者易懂易循; 第二,外貌圓潤而筋骨內(nèi)涵,其點畫華滋遒勁,結(jié)體寬綽秀美,點畫之間彼引呼應十分緊密。外似柔潤而內(nèi)實堅強,形體端秀而骨架勁挺。學者不僅學其形,而重在學其神;第三,筆圓架方,流動帶行。書寫趙體時,點畫需圓潤華滋,但結(jié)構(gòu)布白卻要十分注意方正謹嚴,橫直相安、撇捺舒展、重點安穩(wěn)。只有這樣,才能掌握趙體的特點。 另外,他書寫楷書時略摻用行書的筆法,使字字流美動人,也是趙體的特點之一。
姜洪先生現(xiàn)場創(chuàng)作書法作品 針對很多書法愛好者在臨寫趙字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姜洪老師也熱心回答現(xiàn)場觀眾朋友們提出的書法問題,并會對有困惑的觀眾朋友親自指點、親身示范。并應觀眾得請求,在立春這天的活動現(xiàn)場書寫了十幾幅“福”字送給大家迎福納吉,喜迎新春。
姜洪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姜洪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