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名家 行業(yè) 機構 大觀 圖片 視頻

聚焦

旗下欄目: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

盛夏的果實 女性藝術家扇面雅集

來源:中國藝術資訊網 作者:柏玲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23-08-30

  8月27日下午,懷柔的一處園林藝術空間留云草堂,一群70、80、90、00后女性,一場以扇面創(chuàng)作為主題的雅集。

  “留云草堂本來是藝術家許宏泉的工作室,是一種文人生活的立體展示,我們此前的藝術方向都是傳統的書畫。不過,從建成到現在6年的時間里,也通過藝術空間的形式做了一些對外的活動和文旅項目的賦能,加上我本身也很關注當代的許多社會議題,所以希望將空間對外開放,試圖探尋一些更有意思的藝術方向,做更多的交流和碰撞。我和戴瑩都是四川人,也是很好的朋友,我們經常會就藝術和生活做一些交流,有一天我們聊到女性話題,就想到一起做一件有意思的事。”本次活動的策展人、留云草堂藝術空間的主理人梁述媛向我們說起雅集的緣起。
 

 

  留云草堂工作室

  留云草堂本身的藝術呈現都是非常東方的,工作室外的院子也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這一次雅集,起初只是梁述媛一個簡單的想法:“在盛夏的時候大家?guī)е茸觼碜鲆粋雅集,遠離城市的喧囂,在院子里感受片刻清涼”,這是很典型的傳統藝術的思維和活動。
 

 

  留云草堂院子

  但在和戴瑩的交流中,談到女性在工作生活中的束縛感,梁述媛萌生了一個念頭:“能否用一個扇面的雅集形式,展開對這種束縛感的探討?”。在她看來,中國的女性,從小到大,無論成長、求職、婚姻,都會受到很多的束縛,也會遂不及防地接受很多評判,就像藝術家在扇面上的創(chuàng)作,會有天然的限制。而當代藝術家本來是不畫扇面的,所以也很想看看她們會呈現出什么樣的創(chuàng)作。
 

  藝術家呂歡呼扇面作品
 

  藝術家月卿扇面作品

  而關于雅集的名字,則與梁述媛的一段青春記憶有關:

  15歲那年,上高中一年級的她,不喜歡進教室上課,常躲在角落里聽歌。有一天她像往常一樣躲在樹下聽歌,眼看時間就要走到上課鈴響起的刻度,抬頭望向遠處的教學樓,一種抗拒的厭惡讓她邁不開腳步。突然,隨聲聽里播放到一首歌《盛夏的果實》,身邊趕著去上課的人一下就靜止了,那一刻,她第一次感受到屬于女性的愛恨在世間里強烈的綻放和流逝、最后靜靜地化為烏有,也像經歷了一個人的大半生。從那一天起,她感受到女性身上似乎與生俱來的流逝的屬性,女性這個詞,在她心里也變得多姿多彩,就是像盛夏的果實:早熟、熱烈、甘甜、豐富…

  《盛夏的果實——女性藝術家扇面雅集》的活動就這么碰撞出來。
 

  策展人:梁述媛

  作為學術主持的戴瑩,本身是一個極具個性又很多面的藝術家,她的作品和策展活動都是對生命和能量的極致探索。
 

  學術主持:戴瑩

  所以本次活動除了邀請藝術家做扇面的創(chuàng)作,她還邀請了兩位行為藝術家進行現場的表演。傳統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也有突破原有扇面的題材和空間的嘗試。
 

  現場行為藝術表演:金今今
 

  藝術家李藝璇扇面作品

  展陳的形式是本次活動的亮點:

  藝術家的資料,做成卡片,展開就是扇面的形式。

  室內布置,用麻布遮擋住墻上原有的國畫作品,傳統的扇面也沒有用扇托架展示,而是選擇掛在布上,像是果實在樹上等待采摘。當代藝術家的扇面,一些插在瓜果上,有一種從果實里生長出來的感覺;一些放在竹編的器皿上,配以蔬果做點綴,頗有農耕時代豐收的小趣味。
 

  藝術家資料卡
 

 
 

  雅集現場

  而因為本次雅集的名字原本是一首歌名,所以梁述媛還邀請了小提琴家楊小一作為開場表演嘉賓,讓音樂貫穿了活動的始終。
 

  小提琴演奏家:楊小一

  現場的交流,大家從扇面的創(chuàng)作延伸到女性在社會工作和生活中感受到的束縛、妥協、思考等。獨立藝術家/策展人賈廷峰先生,獨立藝術家/學者許宏泉先生、劉墨先生,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朱天曙先生作為為數不多的男性代表參與了討論,強烈感受到當代女性在創(chuàng)作中的自主性以及精神世界的豐富和生活中的大地性。而大家都在交流中達成一個共識:在談論男性和女性前,應該把“人性”放在前面。
 

  獨立藝術家、學者:許宏泉

  獨立藝術家、策展人:賈廷峰
 

  獨立藝術家、學者:劉墨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朱天曙

  梁述媛說:“這就是我希望達到的效果,我們的人生可能都是從局促出發(fā),但可以在對生命的探索里逐漸開闊和豐富。而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展示了留云草堂藝術空間的包容性,無論什么形式,我們始終將尊重個體放在前面”。
 

 
 

  雅集現場

  參與本次活動的藝術家:
 

  戴瑩

  藝術家,藝術項目策劃人、發(fā)起人,微斯藝術中心創(chuàng)始人,現工作生活于北京、紐約、洛杉磯。多次參加國內外藝術展覽、藝術項目策劃和發(fā)起,獲得多項藝術榮譽和藝術作品出版及國內外多家重要媒體采訪。

  美國藝術杰出人才

  美國世界藝術中心研究員

  亞洲藝術基金會理事

  聯合國藝術家協會杰出成就藝術家獎

  世界藝術中心杰出藝術家獎

  美國亞洲藝術基金會杰出藝術家獎
 

  呂歡呼

  南京藝術學院學士、碩士,F為《中國書畫》專業(yè)書畫家、藝術散文作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和重要聯展,先后在全國政協禮堂和北京大學圖書館等地舉辦展覽。曾應邀赴美國、意大利、法國、日本等多國美術館和大學訪問、講學和舉辦展覽。

  三聯書店等出版有《畫個不停》、《呂歡呼畫集》《梧桐花開入《呂歡呼畫選》等多種代表作品有K溫榆河汕水系列、《壟上》小景系列、《耕香》花卉系列等。
 

  唐寧

  博士畢業(yè)于中央美院,導師劉剛、張敢,研究方向:抽象視覺的造型規(guī)。

  部分參展經歷:

  2018年6月,舉辦個展“不可說(BEYONCWORDS)”,于中央美院油畫系主樓展廳。

  2022年10月,舉辦個展“草里藏珍珠”,手798第零空間。

  2022年12月,為愛慕品牌設計30周年聯名紀念郵票,“愛慕x唐寧”于中國郵政發(fā)行。

  2023年2月,參展“時代-幗風”中國女

  畫家協會十周年慶典美術作品展,于中國國家畫院
 

  齊樂

  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圖像與符號語言方向。創(chuàng)作經驗來自對外部環(huán)境以及自身經歷的真切體察,使用繪畫、裝置、影像、偶劇等媒介來構建檔案式的創(chuàng)作計劃。這些混淆真實與虛構的檔案,即是個人的也是集體的,,是記憶情感、親密關系、宗教神話、民族身份等交織而成的幻象。

  2020,賞味期限,M的房間

  2021,悄悄話:移動的個人史,蔡錦空間
 

  月卿

  畢業(yè)于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

  繪畫理念:“幣古,師心,師自然。”

  對于傳統藝術越深入了解,越覺博大精深,用一生的時問也難以遍學,何況不限于對各類題材、各種技法的學習與追求。單從這次雅集活動中挑選的五把折扇來講,既可窺見一斑。題材上有人物、花鳥、山水及文賦⋯⋯扇骨的搭配則根據內容選擇的有玉竹、斑竹、留青竹、大漆扇骨⋯•與其說自己對傳統繪畫熱愛、倒不如說是對于整個傳統文化藝術都有極大的喜愛…...
 

  李藝璇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面學院碩土在讀

  2021中央美術學院畢業(yè)展

  2021年hi藝術冬季藝術市集北京•嘉瑞文化中心

  2021年作品刊登于《文化產業(yè)》期刊12月下刊,并為封面作者

  2022年“正色山川又見盛華——避暑山莊數字化復原藝術展”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卷阿勝境

  2022年“繁星計劃-時代浪潮中的不快捷方式”北京•樹美術館

  2022第八屆“學院派獎全國藝術與設計大賽獲“學院派獎”(最高獎)

  2022年“青春•——石家莊青年藝術雙年展”石家莊美術館

  2022年“園林畫境三山五園主題藝術展”北京•中華世紀壇

  2022年“御苑雙壁,絕世傳享—圓明園與避暑山莊關聯展”圓明園正覺寺

  2023年“時代含章一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深圳
 

  金今今

  碩士畢業(yè)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學理論專業(yè)

  2021.10“變奏VARIATIONS”第三屆安仁雙年展,成都安仁

  2022.9蒲公英與刀”個展,廣州敬梓里藝術空間

  2022.12“發(fā)光反光”第十九屆“海平線”雙年展,上海美術館

  2023.3“關系”當代藝術展,上海山隱造物空間

  2023.4第十七屆“谷雨行動”中國當代行為藝術城市聯合展演(第十七回),西安
 

  賊拉曼

  畢業(yè)于吉林外國語大學德語系,F生活工作于北京。在社群工作的經歷與自我的身體展演中,探索人與人之問、情感與情感之問的摩擦。做行為和表演是為了尋找一種新語言。

責任編輯:柏玲

最火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