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9日,予覺學社首次線上課堂開學了。課程由予覺學社社長隋牟先生主持,全體學社社員通過拜讀著名藝術家盧沉先生作品后紛紛發(fā)表了自己對盧沉先生作品的認知與心得。 盧沉先生作品欣賞 ![]() ![]() ![]() ![]() 盧沉 (1935—2004 ),中國著名國畫家,江蘇蘇州人,早年在蘇州美術?茖W校學習西洋繪畫,195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葉淺予、蔣兆和、李可染、劉凌滄等,1958年畢業(yè)并留校任教,后擔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畫線要象用犁耕田一樣,追求毛、澀,沉著入紙。線和紙的關系象是有許多腳抓著紙,一種澀、沙的感覺,每一根線從頭到尾力量都要貫穿,這樣即使形不準也是一條具體的線。用筆過光,感覺浮在紙上。李可染先生的用筆,即使用焦墨畫樹,由于毛、澀,也感到有一種松靈的空氣感,所以畫線是兩邊毛,與紙緊緊咬在一起。 遒勁是一種內在的東西,而不是外形上外露的東西。遒勁是指線之性質,而不指畫線時外形上拐了多少個彎。好的演員在臺上動作不多,而不好的演員則有很多小動作。我們畫畫也如此,線要給人一種整體力量,不要追求局部的小變化。 中鋒最有表現(xiàn)力,在行筆時可快可慢,但要力求一個穩(wěn)字。黃賓虹說:“用筆寧顫勿率。”顫行筆有阻力,才能有味道,而草率不會產生什么味道。可染先生也說:用筆要錘煉,百煉成鋼,方有彈性和力感”。 用筆快慢問題。各有特點,選用時要和個人特點結合起來。用筆可快可慢但必須穩(wěn),穩(wěn)是關鍵。每一筆下去都要負責任,是人控制筆,而不是信手亂抹?旌吐苄纬刹煌乃囆g效果,快的好處是生動,不好是潦草,慢的好處是沉著厚重,不好是刻板。要慢而不板,快而不草,凡事勿過。用筆快慢與對象有關,與藝術風格有關系,不要強求一律,要找到自己的風格。 講究線本身的味道很重要,否則用不用毛筆就沒有必要了。 摘自《盧沉論水墨》 ![]() 一舨 又名隋牟,隋寶森。生于山東膠南,現(xiàn)居北京,予覺學社社長、書法家、畫家、收藏家。 ![]() 寬門 郝瑞豐,又名好生,1980 出生于河北古鄴,2010 結業(yè)于清華大學中國畫高級研修班。現(xiàn)居北京,予覺學社資深畫家。 寬門: 盧先生線條用筆瀟灑,沉著,自由。用墨比較明朗,肯定。顯示出了盧先生的扎實的寫生功力和個人藝術修養(yǎng)。先生的作品裡面沒有多余的筆墨,不含糊,不藏虛。畫如其人比較浪漫。 ![]() 蔣昀彤 生于山東,長于北京,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畢業(yè)于北京服裝學院獲碩士學位。新銳藝術家、作品被海內外多家藝術博物館與藏家收藏。 cherry蔣: 盧老師借助小品畫的興起對造型、筆墨進行反復的錘煉與探索,常對同一主題的創(chuàng)作進行不同風格的嘗試,平時畫些小品,畫喝酒的,畫遛鳥的,比較傳統(tǒng),比較注意筆墨趣味,主要是應對客觀要求。不希望自己定型,不要程序化,但是有一定程序,而這種程序是在不斷變化。找到了一種方法,用點,或者用短線,或者用什幺絕招……就這么畫下去了再也不變。用方法畫畫,不動感情,成了一個公式化套路,閉著眼睛都能畫了,不需要動腦子,不需要感情投入,看十張畫和看一張畫差不多,筆墨老辣,線條流暢,用墨肯定,學生才學疏淺,請老師指導。 寬門: 盧沉先生線條用筆瀟灑,沉著,自由。有窺山石而獨高冷望流瀑而枕高云的意境。修筆畫簡,會按神,書生拜石,有修為。顯示出了盧先生的扎實的寫生功力和個人藝術修養(yǎng)。不含糊,不藏虛。心有造境。畫如其人。高手作畫,技法已不重要,貴在用墨,如何用墨,貴在用水。盧沉先生心中有山水。大師之作,豈可妄言。 ![]() 李明覺 山東陽谷縣人。1995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畢業(yè),1997 供職齊魯晚報,2014 受教于隋牟先生。 現(xiàn)居北京。 指月齋·明覺: 盧沉先生的作品格調清雅,筆觸渾厚,氣韻生動,生命力飽滿;用筆一氣嗬成,干凈利落,淋漓暢快。盧先生善于用筆墨營造氛圍、塑造人物形象,抒發(fā)情感,從藝術中得自在。盧先生人物形象寄托于東坡米顛李白等先賢,借古抒今,也有蕓蕓之眾生之造像:眾人昭昭,我獨昏昏.眾人察察,我獨悶悶。 體現(xiàn)遺世獨立的人生哲學,讓觀者走進他廣大的藝術世界,品讀先生情懷,飽有一份對人生的從容與坦蕩,也有對人間世的無奈與思考,人生如云煙,先生借筆墨吞吐人生之際遇。 盧沉先生在藝術門徑博采眾長,不拘泥善于發(fā)現(xiàn)與探索,有傳承又有創(chuàng)新,畫面講究構成及虛實疏密,濃淡干濕,大小方圓,聚散離合……人物造型古拙有個性有趣味;線質變化又有統(tǒng)一。 盧沉先生作品自性而出,以藝載道,筆墨妙用,情懷浪漫,干干凈凈,播撒清芬,有別于同時代畫家的面貌。 ![]() 溫見 95年生于西夏,祖籍山東,現(xiàn)居北京,受教于一舨先生。 溫見: 先生的畫平淡中和,筆墨寬厚,以線造型、書法入畫。所創(chuàng)造的人物畫筋骨、精神,清朗,敦厚。 ![]() 朱褊,山西高平人, 2000年畢業(yè)于山西省郵電學校,2005年取得北京郵電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就職于中國聯(lián)通高平市分公司。書畫受教于隋牟老師,予覺學社學員。 看看:老師,我覺得盧沉老師的畫:1、構圖好。2、線條簡潔有力彈性足,是寫出來的而不是畫或者描出來的。3、人物神態(tài)好,寥寥數(shù)筆卻能將人物畫活。4、用色簡單,更多是墨的應用。5、一氣嗬成,胸有成竹,不涂不摸不改,從老師發(fā)的盧沉老師的作品中看,我個人覺得前叁幅重點在構圖和墨色,后邊的更體現(xiàn)線條和墨的應用。淺見,師友批評指正。 ![]() Flore桃花行: 讀盧先生作品:其神,魏晉風骨或仙或醉逸筆從容;其氣,融會貫通或張或弛宛若虬龍;其精,水墨五色或濃或淡淋漓浸染。請老師指正。 陳麗靜: 拜讀盧沉先生的畫,筆墨寬厚,簡勒的線條卻帶著極度豐富的感情色彩,勾勒人物結構豐滿成趣,畫面清朗敦厚,把生活中各色人物的相貌、意態(tài)、心象、氣質、神采,通過不同的線條、濃淡墨彩傳達出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例如東坡夜游圖,著素袍絹帽,觀綠竹秋菊,既神態(tài)淡然,又目光深遠,右手收在袖中,左手輕撫膝蓋,表現(xiàn)出東坡先生在歷經貶謫之后,看破紅塵、歸隱田園的隱士氣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魏晉風骨,寥寥數(shù)筆與只言片語即產生怦然心動的審美效果。盧先生的畫富有情趣,其結構、形象、筆法、色彩常取變形、夸張、簡化的方法,帶著濃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不愧是民族文化的瑰寶。陳釀淺見,請老師指正批評。 ![]() 陳銀枚 (梅子)女,1982年生,湖南平江人,2006年進修于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 梅子: 感恩隋老師線上授課指導,和其他師友心得分享,梅子才疏學淺不敢亂言,又怕負了老師的用心良苦,用心揣摩拜讀盧沉先生作品。 先生作品形象生動,特別注重人物的眼神與姿態(tài),其構圖講究、顏色雅致,見先生的部分作品就如同在尋思一段往事、回憶一個場景,或將日常生活中極其自然的瞬間賦之于畫,畫面干凈、對比鮮明,用筆肯定而準確,筆精墨妙,線是線面是面,重疊處相互又獨立、取材不定、在趣味和理性上又不接近寫實!畫如其人,或許先生的性格完全體會到了畫面上。請老師指正! ![]() 林菁: 盧沉先生善大畫亦工小品,人物均以筆墨見長,用筆線條堅實,已得折釵骨錐畫沙之神髓。作品構圖書法與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最喜盧先生醉酒圖,憨態(tài)間見作者本人之形意。盧先生亦為構成高手圖一可見,把立體構成與剪影及中國傳統(tǒng)畫法相結合,加之長時間的寫生功底,去繁就簡,少少許勝多多許!開中國畫之新面貌,引領時代之筆墨。 ![]() 陳永平,字幽安,1962年生人,祖籍遼寧省丹東市。1990年畢業(yè)于河北師范大學美術系,2000年結業(yè)于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中國畫高研班。受教于乍啟典、霍春陽、李明久、白云鄉(xiāng)、蔣世國、隋牟等著名畫家,F(xiàn)為河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唐山市曹妃甸區(qū)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予覺學社畫家。 幽安: 盧沉先生的作品風格多樣,講究筆墨,以書入畫。以線造型是最大的特點,用筆肯定而準確,縱情揮施墨,造型簡練,變形夸張,涉筆成趣,神完意足。注重向傳統(tǒng)學習,小品中有李可染,關良的影子如東坡先生,相馬圖等。在主題創(chuàng)作方面吸收了民間美術和西方的構成藝術。追求現(xiàn)代的筆墨情趣,有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舨: 我們今天這個課啊,非常特別。今年經歷了這么多事兒,我覺得還是有很多的感慨。我們學社成立到今天,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去年年底的時候,趙春燕、溫見、李暨、李明覺東營做了一個展覽,對我感觸就很深。我一直在想,我們大家都撇家舍業(yè),為了自己的追求,付出了很多,如何能夠讓大家盡快的見到效果,我心里很著急。 一直在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深入梳理研究我們需要完成的功課。畫畫這件事確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不管怎么樣,大家很認真的去對待這個事兒,我就感到很欣慰,因為我們學習總是要有個態(tài)度,可能做為老師,我所做的還是遠遠不夠,讓大家覺得很失望。這兩年,其實我個人認為覺得下了很多功夫,我自己一直在反思,那我們能不能做得更嚴謹?! 我們有追求就是一個最好的狀態(tài)。雖然時間可能長點兒,但是下這個功夫對我們將來的影響會很深的,我還是比較認可、堅信我們這種教學的方法。通過調動大家的這種積極性,引領大家都能夠認真的去對待:我們要去做一個從事這個專業(yè)領域的學術性的學者、研究者,在這個領域我們自己真正能夠拿得起,放得下,而且不管是對任何人都很自信的告訴他,我們是一個畫家。因為我們確實做了這種工作。但因為可能是我個人的原因,沒有認真的去要求或者是松懈了大家的管教。沒有很好地系統(tǒng)的、規(guī)范的這種教學體系,作為我個人也可能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我希望大家,我們一起努力,端正態(tài)度認真對待,通過網(wǎng)上教學也好,或者我們課堂教學也好,不能草草率率的總是這個樣子。大家?guī)У揭黄鸶愀銓懮F(xiàn)場畫一畫聊一下,其實這些還是小伎倆,我個人覺得這不是做學問的一個狀態(tài),我覺得做學問的一個狀態(tài),首先我們大家要下功夫把學術要徹底搞明白,要在認知上做一個明白人,把人活明白。我們手可以跟不上,這個沒關系,但是我們的認知一定要跟上。所以說,大家學術認識上一定要很專業(yè)、很理性的一個態(tài)度,我覺得應該是這樣才可以。 為什么把盧先生論水墨以及把他書畫發(fā)給大家觀摩,他在當今時代,尤其是近幾年我們的中國繪畫,他是一個領軍人物、他是一個學者型真正的教育家。中國畫還沒有出現(xiàn)多元化、中國畫非常保守的年代,他是第一個提出來走向多元的人。在國畫領域里面要跨越到這個油畫,當時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兩個門類是格格不入的,但是近幾年來,隨著盧沉先生當年不遺余力的推廣和后來他的學生們的實踐,在我們國畫的這種認知上,其實已經推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我們學習這個理論這個專業(yè),我們接觸的少而已,但實際上呢,這種工作是他們做的最多而且做的很具體,很通透很專業(yè)很規(guī)范。 我們讀畫,首先要知道這個人的風格,以及這個人學的門類;我們要知道藝術風格是多元性的,美是多樣化的,它有稚拙的美、清秀的美、潑辣的美,遒勁的美……不同風格的美是同時并存的,一個人不可兼得,只有在里面找到適合自己的才可以。 我們讀盧老師的畫,很多同學都讀得很認真。其實在讀他的作品,應該首先可以感受到畫畫時一個畫家要有話要說——所以雖然我們說了很多,其實還是在皮相,就是很多是停留在技術上,在構圖上,但是我覺得讀盧老師的畫,不是這些,而是他想要表現(xiàn)什么,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看盧老師的畫,他的畫,尤其是喝酒的這些作品,這種悠然自得、這醉意朦朧這種狀態(tài),一般畫家是很難以做到這一點的。 善德僧格: 看盧沉先生的作品:1、看過去那個紅火年代的作品,盧先生對現(xiàn)代人物的塑造非常強、畫面表現(xiàn)很宏大、不管是用色用墨非常協(xié)調、特別是人物的神態(tài)抓得非常好。2、再看盧先生的小品畫其主要突出的是打破了人物畫的這種規(guī)規(guī)矩矩的結構。用最簡約的線條來繼承其人物的骨架、畫面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表現(xiàn)出一個畫家從具象到意象的藝術表達!隨心所欲筆墨表現(xiàn)! 一舨: 我們通過品讀盧先生的作品是可以感受到這些,并從中體會到盧先生的畫外思想,這是最重要的。那我們平時畫畫,只是畫個畫,只是山和水,其實內在,深層的東西沒有,其實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往往忽略了這些,但是也不是說,沒有上升到這個課題,是因為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到達這個能力和水平,當我們有了這個能力和水平的時候,也會認識到。有點兒替大家著急。 我還希望大家通過讀畫,了解一個畫家的精神世界,洞悉思想,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畫家,到現(xiàn)在為止,我覺得除了盧先生能夠讀畫讀到精髓,看畫看到骨頭里邊的,到現(xiàn)在為止,我沒發(fā)現(xiàn)第二個。我非常敬重盧先生,他讀畫就像看人一樣,他能看到你畫畫兒的這個過程是痛苦的還是愉悅的,其次你的知識結構是完善的,還是欠缺的,他都在你的畫里看出來。 ![]() 夕陽西下: 老師,我學的不是很久,對看畫方面不是很了解,說不好請老師指點,每張作品線條簡而明確,墨色層次分明,互相調配讓眼睛清晰,畫面干凈,神情豐富,線少輪廓明顯,讓人看了感覺心情很好,我就看這幺多,請老師指正。 一舨: 通過讀畫,讀你的書法,都能讀到你的人。那更高的人,能讀懂你的命脈,讀到你的骨髓。但是我們現(xiàn)在不需要要求人做到那幺多,但是我感覺是這樣:首先我們要讀懂畫,讀懂畫畫人的境界。我們除去筆墨以外,我們天天都圍著筆墨轉,其實筆墨以外有很多東西是值得我們去更多、更深入的去關注、去了解,去探討,就是動機、精神層面兒的,就是它本身這個人的,能夠引領社會這種思想,這種認知、對人、對生活的這種態(tài)度。 ![]() 一木: 盧沉先生用很少的線條表達出的人物很豐富,自然,和畫里的景色融為一體 ,題字也是一氣嗬成,濃淡干濕相互唿應。請老師指正。 一舨: 這都是我們應該多去關注,包括品讀八大,實際是一樣,就是從畫里邊兒我們要讀到他的一些技術以外的東西,思想的東西,這種思想的東西,我們還是要做一個課題去研究。我們很多時候還是停留在技術上,我希望通過這件事兒給大家很好的警醒和提示。我不知道我們這個開課還需要有多久,但是我倒覺得,這個也算是一個機會,大家在家里呢,踏踏實實的好好的把自己不足的地方好好完善, 總結也好,規(guī)范也好,給自己訂個目標和課題,去一步步的去研究。這幾年我個人也是探討了很多東西,比如線條、筆墨。也是分門別類,在線條上下了幾年的功夫,線條解決了以后,然后在這個筆墨上下功夫,筆墨問題完了以后,這兩年我就在書法方面一直在努力,因為我們知道一個課題,你想完善,不是一朝一夕,誰都不是神仙。 可能要解決一個課題,需要一年兩年,甚至叁年。但是不管怎幺樣,我們有事兒要做,只要認真去做,就一定能做好。那我希望大家呢,給自己一個非常好的規(guī)范的一個標準,我們一起努力。我希望大家今年把心放平和,把自己的課題完成,這個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將來發(fā)展都很重要。 盧先生的畫,大概的分了幾種,一種是他的大型的創(chuàng)作,這種呢,是在探討多元的形態(tài),本土與外來文化結合,下了很大的一個功夫。我們從他的清明圖可以看到,這時候就有畫面分割,構成……這里面添加很多的這種元素——實驗性的東西非常多。西方的繪畫技術應用到了他個人的這個繪畫里面,尤其是大型創(chuàng)作,包括這種羅列、重疊、分割,構成等一些西方繪畫元素,西方抽象性繪畫語言的應用很明顯的一種技術手段,但是在國畫里就算是第一個做探討,而且實踐中上升到學術高度的人,一個實踐者。他引導了中國繪畫可以是走向多元,是一個先驅者。 還有一種畫的內容是一個男孩兒和一個女孩兒這種童趣的作品,他和周思聰先生兩個人都有一個階段畫了很多這類這種類型的題材。那實際上是他去把這種愛寄托到畫里——畫中的孩子、實際上是他們的一雙子女的這種情懷,他用筆墨表達這種愛,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這也奠定了后來盧先生與周思聰先生在文人畫道路的基礎。 這奠定了很高的一種基礎,有很多人的畫沒有可讀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只畫皮相,只畫形式,只畫構圖,只畫筆墨。盧先生和周先生表達更多的是內在的一種情懷,而又不僅僅是情懷,他表達他的心情,那就是把想要說的話都表達出來了。這個在我們的很多畫家那兒是很難讀到的。 其實今天我們這個課,雖然不是很完整,準備的也不是很充分,這種方法模式將來我們還是要借鑒,那可能這個基礎上我們再怎么去調整一下,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大家可以踴躍參加,然后呢,我們自己規(guī)定課題。就是不一定非要在課堂上大家聚到一起,我覺得除了熱鬧以外,好像沒有進入正題。那我覺得我們可以好好的,這個在我們同學里邊兒選拔一下,找一些愿意就是共同進步的、愿意在這個領域里邊兒走得更遠的同學,我們可以設立一些課題,共同研究,把自己真正塑造成一個藝術家,一個畫家。把自己的知識結構完善了,其實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現(xiàn)在要做到這一點,是有很長很漫長的過程,但是一直因為我的個人原因,也好像沒有給大家明確這個規(guī)范,因為我們的模式不同于學校,專業(yè)學校教學他們嚴格規(guī)定上學的時間,其它條件都比我們要優(yōu)越的多,而且也具備做一些學術性的課題研究的條件。但是我們現(xiàn)在目前為止就一直沒有進入到這個領域。那可能是一個是我們同學的這種學習態(tài)度還是這個沒有上升到這個認知、這種高度,另外還是我個人可能對大家安排不夠妥當。 我們中的幾位同學,其實已經具備了這種素養(yǎng),已經是非常好的畫家,但是和我們的要求,我覺得還是有一段距離。就是我們希望可以多一些同學,嚴格規(guī)范,然后深入地進行一個課題,去做課題性的一些工作。也希望大家能都積極參加,我希望是,就是所有的同學都能走到這個領域。我們一起努力! 我們一起努力,希望每個同學都是我的驕傲! ![]() 江晚: (一)1、筆墨從傳統(tǒng)走向對抽象筆墨的表現(xiàn),中國筆墨里一根線條即可成獨立美感,獨立的構成關系,而盧沉先生早年力圖使筆墨構成更明顯化、更抽象形態(tài),使得畫面語境更單純化。晚年作品還是有意回歸于傳統(tǒng)筆墨的摸索。2、意趣方面(觀察角度),結構上夸張變形,有意識趨向裝飾性。而卓越的畫者總能在微小姿態(tài)上觀察到常人看不到的角度,從而詮釋了一個新的世界。3、打破空間的敘事性,將西方現(xiàn)代空間思想包括超現(xiàn)實維度,應用于畫面。而這種突破我認為到目前來講,也還有很大空間去探索和創(chuàng)新。4、盧沉先生在作畫上更趨于理性,科研性精神。在藝術上永遠有新的追求,一直認知、一直探索,一直嘗試,而不是重復過去。我認為這是最值得我學習的為藝之精神。 (二)1、感謝隋老師良苦用心,“慢”即快,慢慢畫,干凈安靜之心,方可訴諸于筆端萬象,娓娓道來。 2、作畫發(fā)端于感知,而提煉于認知。只有治學的嚴謹,精微的觀察、恒常的熱愛,才有望取得些許成績。3、好的風格之形成,不是“搬磚式”的表面形式變化,乃基于思維高度,非常贊同進行課題性研究,不僅錘煉實踐能力,同時提高思想認識。 ![]() 云山: 感恩老師!去年我都在看盧沉先生的水墨畫了。我欣賞他每副畫的感覺都不一樣!他老人家水墨畫境界太高了。筆墨功底現(xiàn)在人沒法比。他老人家水墨小品。每副水墨小品畫筆墨精到。每副畫的構圖都突出了簡筆的線條書法與淡墨寫意人物!對生活中各色人物的相貌!意態(tài)!神采趣味美的造型相融相化的韻致!而且做到出神意足的表達出來!他的水墨畫太豐富了。每副小品內面東太多了!看了他老人家水墨畫真受益了。 寄曲堂: 盧老師的論水墨之理論高度不亞于石濤畫語錄 一舨: @寄曲堂 盧先生的藝術觀點,教學思想,藝術修養(yǎng)要高于石濤,石濤的畫多是寫生而來在意境與形式上讓人耳目一新,再加上石濤是僧人脫俗于煙火故而境界極高。而盧先生是有開拓精神與實踐并總結成理論,尤其是用自己的教學觀點教育和影響了一大批年輕的優(yōu)秀畫家,這是史無前例的!后也很難有的,這要后人去評判的。 ![]() 張威,見經堂主人,生于河北蔚州,久居北京,喜茶愛酒,更熱衷于書畫藝術品收藏交流。 張威: 這堂微信群上課讓我這個門外漢也非常受益,我覺得盧先生是一個勤奮的明白人。我們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首先是沒活明白,人生理想、藝術追求,都不夠明確。再者就是懶,一懶誤終生。任何事,想干想學自能悟到方法,日復一日拖延推遲再明白也終將是想的美而已。 一舨: @張威 張威謙虛了看來我們上課的條件太自由了以后有必要改進,希望教者有態(tài)度和方法,學者也要態(tài)度。 妙虛: @一舨 隋老師,一不小心,我錯過了這幺多精彩瞬間。感謝老師在這特殊的日子給我們上的極其重要的一課。內容太多,讓我細細品味。學習了! 寬門: 賓翁作畫不甚操心,信手由筆,因而眾畫雷同,故譽者以重神遺貌回護辯解,燬者說千篇一侓,多一幅不多,少一幅不少。 寄曲堂: 對于盧老師和周老師來說,畫畫是他們的理想,有點宗教感,所以他們實際上很虔誠的把自己獻給了藝術,而且是沒有保留的!所以他們這一生都在研究這個東西!不斷在提高自己!所以,如果不能畫畫對他們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現(xiàn)在的人,包括學社的大部分人,實際上對畫畫這個事情缺乏一種虔誠的信仰。如果沒有這個信仰,實際上就沒有不斷完善自己的動力,取得一點小成績后就會止步不前!另外一個就是眼界都太窄,不要說西方的了,中國自己高級的東西都見的少!又不研究其他學科的東西,怎么提高!盧老師去歐洲講學,逛了好多博物館畫廊,他那會兒水平已經很高了,還那么努力學習,這動力是什么?就是信仰!對藝術的宗教般的信仰! 寬門: 黃賓虹九十歲時自訂日課表,其一是,廣搜圖籍,凡古今出版,新舊抄錄,線訂洋裝,于美術叢書之外無不搜羅購置。其二是,考訂器物,今古傳摹,石刻木雕,陶泥瓷料,公私收藏,殘缺花紋在所不棄。其叁是,師友淵源,國學宗教,漢儒訓詁,宋儒性理,兼綜道釋,西學東漸,科學哲學不能偏廢。其四是,自修加密,讀書養(yǎng)性,余閒以畫學為休息娛樂。五是,游覽寫稿,收入畫囊,足供臥游勝跡。六是,山水雜著,報紙新聞,考古發(fā)現(xiàn),抄存匯稿。 ![]() 侯亦超 1978年生于山東·菏澤,2014年至今就讀于中國國家畫院梁占巖工作室,2015中國文化管理協(xié)會藝術家委員會會員,2015年簽約于南京百家湖文化投資集團旗下公司。予覺學社助教。 候亦超: 隋老師我對盧老師的作品說不出什幺來,真的!要是真要說,就如您上面語音說的一樣,我很贊同,我更認為他是個了不起的教育家!!! ![]() 李丹隆,字大開,號無塵,常署無麈丹隆、無。澄海蓮上人,秉承家學,少學書法、芥子園。喜博古愛問道。略通禪理,喜尋地方神蹤佛跡。乙未赴京求學,拜隋牟為師,受恩師精神引領,略得國畫堂奧,今多畫民間喜神、僧道羅漢,戲劇時人。 無塵 丹隆 : 盧沉老師有深厚的傳統(tǒng)底蘊以及文學修養(yǎng),在青年時代他便下過很大功夫并具有深刻的學術知識。他非常關注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普通人的生活情趣,同時又向往古人閑逸散淡的精神情懷,晚年就此題材反復進行創(chuàng)作,作品數(shù)量巨大,絕不是偶然、也不是隨意的一時興起。書寫情懷的作品應該所以很少拿出來示人,以致很多人對先生少有了解。盧老師骨子里具有一種古代文人對現(xiàn)實的逃避之情,為人處世所流露出來的狀態(tài)與他畫中的人物是非常契合的,雖然在中央美術學院有開過水墨構成的課程,影響了一批年輕學子。但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經歷很重要,就是一個人要經歷了很多很多事情,最后呢,他又回到了傳統(tǒng),然后才能真正的認識中國傳統(tǒng)厲害,如果尋求中西合璧之道,顯然是走不通的。老師應該是經歷了很多,嗯可以說,可以說一切為我所用,最后又回歸本真。結合生活感悟,經歷了西方繪畫的研究跟學習之后呢,把中國文人情感通過繪畫語言表達,突出精煉。在盧先生的作品當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先生的計劃就是求言簡意賅。反復的探究的結果,遺憾的是盧先生,他不能跟其他著名大畫家比年齡,所以這肯定就是在研究新傳統(tǒng)正脈的技法啊,技術已經是成熟了,個人獨特風格還只是在路上,有待晚輩們繼續(xù)探尋,繼續(xù)尋求一種時代的畫風。我們知道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的市場,他的早餐也必須有賣豆?jié){,油條。才能夠讓你我能接受。這就是這個道理,其實中華文化是一個大熔爐。有一種很強生命力,所以我們要明確一個方向,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文脈不斷,傳統(tǒng)的繪畫技法延續(xù)。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比如肌理,噴繪。國畫是可以允許不同媒介如:電腦上表達,LED投射,在墻壁上呈現(xiàn),那也是一種新的呈現(xiàn)。中國陶瓷不就是嗎?這些都是未嘗不可。 所以筆有古意,畫有新風,這個應該是當下我們的任務。 隋老師秉承古法,從一根線嚴加要求我們,就是這個道理吧!再次感謝老師的開示,同學們一起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