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名家 行業(yè) 機構 大觀 圖片 視頻

聚焦

旗下欄目: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

聚焦101|“根脈何處——中華姓氏現代雕塑展”在僑博開幕!

來源:中國藝術資訊網 作者:海東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19-05-22

  關聯詞

  • 聚焦101

  • 根脈何處

  • 中華姓氏現代雕塑展

  繁花春滿園

  群生則錦繡

  在這個萬物并秀的日子里

  正值來自亞洲各國的

  嘉賓、藝術家、青年朋友

  共聚一堂之際

  由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泉州市僑聯

  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主辦

  “根脈何處”

  著名雕塑藝術家李廷貴

  中華姓氏現代雕塑展

  于2019年5月18日

  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

  前言

  姓氏,是人類文化進程中標志人群血緣系統(tǒng)的符號,是稱謂符號,更盛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數典不忘祖,落葉要歸根,”慎終追遠,認祖歸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

  僑鄉(xiāng),是僑民、僑眷聚居的地方,更是離鄉(xiāng)游子的心中的故土。海外中華兒女回到故土尋根謁祖,無不是認識到血管中流淌著中華血脈,無不是愿意傳承、發(fā)揚歷經千年形成的中華文化。姓氏賦予了中國人獨特的文化意義,讓每個炎黃子孫都能找到自己的歷史歸宿,都有一個心靈的故鄉(xiāng).

  現代雕塑藝術,注重主觀內在的精神表現,發(fā)掘、探索表現心靈的空間與造型。雕塑家李廷貴多年來致力于中華姓氏現代雕塑群的創(chuàng)作,以史前文字為雛形,運用穿越時空的思維方式,讓姓氏文化以一種創(chuàng)新的、前所未有的現代雕塑藝術形式呈現。使公眾徜徉于傳統(tǒng)文化的長河中,在觀賞雕塑藝術作品的同時,重燃對“鄉(xiāng)歸何處”的關注與熱情,尋找到心靈深處的寧靜與安寧。

  本次展覽共展出由雕塑家李廷貴創(chuàng)作的101件底蘊深厚、獨具創(chuàng)意的中華姓氏現代青銅雕塑作品,同時展示了僑鄉(xiāng)泉州的宗祠文化。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出席開幕式并觀看展覽。

  雕塑藝術家李廷貴向僑博捐贈了“李”姓青銅雕塑。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高度評價,這是一次非常有創(chuàng)意有文化內涵深邃的展覽,既傳統(tǒng)又現代,特別吻合今年“世界博物館日”的主題——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tǒng)的未來。“根脈何處”的概念提出有非常好的現實意義,向全球的華人與華僑發(fā)問,將來會成為僑聯系統(tǒng)謁祖尋根的文化載體和文化符號,姓氏雕塑的創(chuàng)意具有審美的鑒賞和文獻的閱讀,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傳播、自信有深遠的意義。

  僑博副館長祁德貴在開幕式上致辭。據介紹,姓氏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標志人群血緣系統(tǒng)的符號,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化積淀,以尊祖敬宗、敦親睦族為核心的宗祠、姓氏文化反映了中華民族血脈相承的傳統(tǒng)和信念。雕塑家李廷貴多年來致力于中華姓氏現代雕塑創(chuàng)作,以史前文字為雛形,讓姓氏文化以創(chuàng)新的現代青銅雕塑藝術形式呈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王宇信在致辭中表示,中華姓氏現代雕塑群是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藝術行為,能把遠古文字用雕塑的藝術手法表現,站立起來很了不起,希望關心中華姓氏文化的人,都能來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尋根”。

  中國科學院姓氏文化研究專家袁義達教授在致辭時介紹,中華姓氏雕塑用美學視角思考,用雕塑手法表現,這是中國姓氏第一人,填補了姓氏文化內容和形式,更具有想象空間和審美趣味,僑博在世界博物館日舉辦這次活動很有意義。

  雕塑藝術家——李廷貴在致辭時說,以青銅藝術表現姓氏文化,象征著當今與古代青銅時代穿越時空的對話,體現了自己弘揚中華文化核心元素的意愿。

  雕塑藝術家李廷貴在給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和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祁德貴等嘉賓解讀作品。

  袁義達收藏中華姓氏現代雕塑郵票集

  展覽開幕式當天,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王宇信收藏王姓青銅雕塑,編號0011

  “根脈何處”雕塑展覽開幕式,當天舉行姓氏文化座談會

  [李] 姓

  [秦] 姓

  [郭] 姓

  [蕭] 姓

  [石] 姓

  [雷] 姓

  [康] 姓

  [陸] 姓

  [孟] 姓

  [余] 姓

  [白] 姓

  [孫] 姓

  開幕式部分到場的領導及嘉賓

  陳新、李廷貴、齊全勝、袁義達、祁德貴

  蒙存勤、邢沙子、袁義達、王宇信、李廷貴、楊朝仁、林超英、王喜成

  出席本次展覽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還有泉州市僑聯代表蔡敏、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林鷹、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王少芳等。

  “根脈何處 ”

  中華姓氏現代雕塑展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

  李廷貴

  中華姓氏現代雕塑群創(chuàng)始人

  王宇信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袁義達

  中國科學院姓氏文化研究專家

  李玉先

  教育部教育裝備中心原副主任

  中國圖書館學會

  中小學圖書館分會主任

  盧彩晨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終身學習研究中心

  馬書林

  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

  中國著名藝術家

  汪承興

  中國先秦史學會

  周公思想文化研究會長

  原總參謀部某部政委

  姚金華

  北京靠譜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

  重組籌委會負責人

  陳新

  中華社會文化發(fā)展基金會

  姓氏文化公益基金主任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

  華人家譜專項基金副主任兼總干事

  蔡允中

  中國文化信息協(xié)會

  家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

  炎黃家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勇藻

  中央電視臺導演

  百集大型姓氏文化紀錄片

  《氏家》總導演

  謝民

  中華社會文化發(fā)展基金會副秘書長

  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謝氏總譜修撰委員會副主任

  楊朝仁

  中共深圳市市委黨校原副校長

  深圳市五屆政協(xié)經濟委副主任

  中華姓氏圖騰文化(深圳)

  研究中心主任

  張美華

  袁義達夫人

  朱月萍

  王宇信夫人

  劉建華

  中華文明尋根探源活動

  組委會秘書長

  邢沙子

  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

  國家與社會資本合作工委副秘書長

  胡志恒

  北京靠譜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百集大型姓氏文化

  紀錄片《氏家》總制片

  張洪彥

  中華社會文化發(fā)展基金會

  姓氏文化公益基金常務副總干事

  《一席家話》中國姓氏大型

  公益欄目總制片

  溫少強

  良渚玉文化博物館籌備組負責人

  高天鎧

  中國文化促進會

  高傒文化研究工作委員會

  常務副主任兼聯絡工作部部長

  宛福成

  青島科技學院姓氏

  文化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

  倪德剛

  教授博導

  韓東娜

  教授 研究員

  李少明

  維多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李乾坤

  人民日報市場部網絡版

  《德孝文化周刊》總監(jiān)

  中關村精準醫(yī)學基金會

  德孝中華公益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

  高秀麗

  《香港衛(wèi)視》旅游臺副臺長

  王林

  中國民族藝術研究院院長

  原《光明日報》出版社副社長

  孫立新

  中國美協(xié)油畫藝委會委員

  原軍博創(chuàng)作室主任

  中國書畫院名譽院長

  張傳文

  北京宏正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向華

  《大河美術報》事業(yè)部主任

  楊國燦

  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

  中國書畫院院長

  中國美院客座教授

  李子宏

  海峽藝術投資董事長

  沙舟孟龍文化藝術發(fā)展公司總經理

  08年奧運會特約藝術顧問

  李自剛

  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

  中國書畫院副院長

  兼油畫創(chuàng)作院執(zhí)行院長

  北京油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王麗芳

  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

  中國書畫院油畫創(chuàng)作院

  院長助理兼行政副院長

  劉仁慶

  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

  中國書畫院油畫創(chuàng)作院

  行政副院長

  岳陽

  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

  中國書畫院油畫創(chuàng)作院副秘書長

  張秀云

  北京東方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美學學會常務理事

  魏力農

  北京古玉文化館館長

  中國古玉網CEO

  張鏞

  國畫大師

  李強

  CCTV時代風向標欄目組制片主任

  王喜成

  幸福姓氏文化傳播中心負責人

  蒙存勤

  幸福姓氏文化傳播中心負責人

  感謝嘉賓前來參加開幕式!

  感謝諸多媒體的報道!

  本次展覽將于2019年7月21日閉幕

責任編輯: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