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名家 行業(yè) 機構 大觀 圖片 視頻

聚焦

旗下欄目: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

“我的藝術人生” ——血火淬煉的民族精神

來源:中國藝術資訊網(wǎng) 作者:海東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19-05-16

  (圖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LED屏幕連續(xù)三年系列報道)

  一、傳統(tǒng)家學與藝術熏陶。

  我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我的母親、姑姑、姐姐們都是著名的文藝工作者。我的母親,是聞名全國的“墜子大王” ,她一生都致力于文藝事業(yè),一輩子都在鉆研文藝的開拓、表演和傳承工作。同時,她還是一位飽經(jīng)滄桑卻仍寬厚仁慈、助人為樂、品德高尚的偉大母親。我正是在她言傳身教的影響下與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從小就喜歡藝術,尤其喜歡畫畫。我自幼就喜歡在家里到處涂鴉,無論是家里的墻壁、名貴家具,甚至名人字畫上,都留下了我的涂鴉杰作。父母見此,非但不會責怪于我,反而引導我的繪畫興趣,帶我拜見當時聞名琉璃廠的已故老畫家王靜廬先生,開始涉獵山水繪畫,從此而一發(fā)不可收拾。

  我的父親對傳統(tǒng)醫(yī)學造詣頗深,他教我習武,讓我從小就注重文武并進。他樂善好施,幫助過無數(shù)的人,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底;蛟S正是因為我出生在這樣的藝術世家,我才會走上藝術道路,開始我的藝術人生。

  二、血火淬煉的民族精神。

  高中畢業(yè)后,我順理成章的選擇了鋼鐵事業(yè),投身到祖國的強大與建設之中。當時,鋼鐵事業(yè)是祖國的掛牌事業(yè),也是強國富民的希望。懷揣報效祖國熱望的我,報考了北京鋼鐵學院,并順利在金屬熱處理專業(yè)進修學習。畢業(yè)后,我開始從事高強度的熱處理帶材的新產(chǎn)品試驗工程,這些極薄鋼帶的熱處理鋼材是國防科研急需的優(yōu)質鋼材。當時,國際社會對我國國防和經(jīng)濟建設采取封鎖政策,嚴重阻礙了我國國防科研建設的發(fā)展。無數(shù)的熱血青年,決心投身祖國建設事業(yè),我也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決心與祖國一起承擔這個千斤重擔。

  當時的祖國依然是積貧積弱。我們在沒有資料、沒有圖紙、沒有設備的情況下,聽說有專家在瑞典見過這種設備,于是決定和這位專家取得聯(lián)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終于和這位專家取得聯(lián)系,但他卻抱歉地說:“我知道我們國家缺這種設備生產(chǎn),當初我們向瑞典廠家提出多次參觀申請,但都被拒絕。最后只同意我們進去看十分鐘。只見鋼材從這邊進去,又從一條長龍般的爐子那邊出來,中間冒著煙,其余什么都沒看出來。”正是在這樣一窮二白、白手起家的情況下,我們十幾個熱血青年開始了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時代精神的感召指引下,經(jīng)過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而又反反復復的試驗改制,終于研究出一條龍式的自動化生產(chǎn)線。這條生產(chǎn)線開始由人工操作,進而發(fā)展成為機械化運轉,再發(fā)展成為電氣化,最后成為全自動化遙控,堪稱與瑞典廠家不相上下,并相媲美。正是這條生產(chǎn)線,我們攻克了幾個納米厚度的極薄鋼帶,如民用照相機快門;試驗出上千項重要的產(chǎn)品,如美國U2型飛機打下來以后很快將飛機控制飛行速度的,有著“心臟之稱”的振動子。

  有時候重要的任務突然下達,我們便不惜一切代價突擊研制,“連軸干”多達五十多個小時不下火線。正是這樣的“拼命三郎”精神,我們獲得了多項國家科技獎。在所有的獎項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全國抗震先進集體獎”——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們是當晚全國唯一沒有停電停產(chǎn)的先進集體。

  由于長期高溫、高輻射、超負荷的工作,沒過兩年,我們的手腳和脖子都出現(xiàn)了老年人才有的斑塊,頭發(fā)也是大把大把的脫落,一個個俊俏的小伙子,幾乎都成了年老體衰的老頭。但我仍然堅持工作崗位,直到四十歲那年,我的腰椎頸椎嚴重勞損,可謂骨斷筋傷。然而,當我看到用我們的產(chǎn)品安裝的火箭彈擊穿一連串進口鋼槍時;看見安裝我們關鍵產(chǎn)品的戰(zhàn)鷹橫空出世飛上藍天時;聽見安裝我們生產(chǎn)簧片的鋼琴奏響慷概激昂的交響樂時…..我們無不激動得淚流滿面。個人的犧牲與付出,在那一刻都感到無比的值得,我們每個人都深深體會到光榮的使命感、神圣的自豪感、強烈的責任心。這段血火經(jīng)歷,淬煉了我的意志,堅定了我的信念,凈化了我的靈魂,它們因此也成為我一生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用多少金錢都換不來的精神資本,也是我走上畫虎藝術道路的精神動力和來源!

  我深深的感到,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中國人沒有攻不破的難關,沒有干不成的事。外國人干成的事我們能干,外國人干不成的事我們也一定能干成!那種來源于靈魂深處的感動與熱情,不可遏制的澎湃激情,強烈的主觀意念,煥發(fā)了我的藝術靈感。唯有借助畫虎才能抒發(fā)我胸中的熱情和志向,用橫空出世的猛虎突顯拼搏崛進、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筆里蘸盡心頭血,畫不精神死不休”!

  中國畫重在意境,情真意才深,意深精神境界方高。只有深入生活,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觸及靈魂,才能把握時代的脈搏,暢舒胸懷、呼喚心聲,寫出時代的強音。我的師伯畫家何海霞先生管我的這段經(jīng)歷叫“歪打正著”,說我是在時代的熔爐中錘煉出來的,難得有精神、有思想,境界高,可以開創(chuàng)出有聲有色的藝術新天地。我有幸投到胡爽庵先生門下,拜師學藝,大開眼界。后又得到師伯何海霞先生的諄諄教誨而受益終生。正是在胡老、何老的把關指教之下,使我的藝術探索之路有了明確的方向和正確的方法。

  三、“畫為心聲”是藝術家的最高價值。

  藝術的主要價值在于什么?是金錢衡量出來的財富和名氣嗎?不是。而是“畫為心聲”。一個畫家一生創(chuàng)作的過程,就是在不斷尋找并充分發(fā)現(xiàn)內(nèi)心的過程。這是多少藝術家孜孜以求并為之奮斗一生的問題。

  幾十年來,我在不斷地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自己,尋找真正屬于我自己的表達方法。由追心到追意,又到表現(xiàn)技法和語言。我從觀察動物的真老虎,到學習恩師胡爽庵的老虎,再到各家門派的老虎,如:劉奎齡、劉繼卣父子的動物走獸畫法,高劍父、趙少昂的嶺南派畫虎,卓然、湯文選的大寫意虎等等,吸取眾家之長為我所用。我又從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靈感,如:古代碑帖、瓦當、石雕、彩塑、壁畫,以及民間藝術品中,如:布老虎、盾牌、寶劍柄等等;藝術舞臺上京劇臉譜:張飛、李逵。舞臺上亮相的眼神,有聚焦傳神的效果。將舞臺上人的精神借鑒到老虎上,產(chǎn)生出奇的效果;將百獸的精神如獅眼、豹躍、蘭草破風眼的技法運用到老虎的 ,集天地之神氣,聚萬物之精神。熔鑄民族魂魄,打造國家形象,體現(xiàn)中國人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大無畏的雄心壯志。放筆謳歌時代的大氣、豪氣、壯氣、天地浩然正氣、正大光明之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因此我創(chuàng)作出《浩然正氣滿乾坤》《天地正氣》《萬里雄風》《一飛沖天》《嘯傲乾坤》等一大批氣壯山河、直抒胸臆的作品。

  四、商海弄潮,遍訪名師。

  1982年我四十歲,由于我的腰椎頸椎在工作中發(fā)生了嚴重的損傷,公司工會將我借調(diào)過去從事書畫展覽活動,擔當了一個時期的單位宣傳工作,組織文藝宣傳等。當時公司新建廠房內(nèi)掛滿了我創(chuàng)作的《江山如此多驕》《萬古長青》等巨幅國畫,我也開始接觸多更多的藝術家們。

  1986年,應中國美協(xié)外聯(lián)部馬德春先生邀請,在東琉璃廠中國文房四寶堂經(jīng)營字畫店。由我聯(lián)系出面,由單位出資同軍委空司合作經(jīng)營字畫店生意,邀請了鄭板橋第六代孫老藝術家鄭松生先生等幾位七八十歲的專家擔任翻譯,把生意做的風生水起。我負責到全國各地征集名家字畫,整天全國各地滿天飛,到處走訪名家大師,如:山東劉寶純、張登堂,走訪關山月、黎雄才、劉旦宅、朱屺瞻、陸儼少、程十發(fā)等,遍訪名師,大開眼界,我所經(jīng)營的“中國文房四寶堂”儼然成為了全國的書畫之家。并與胡振昆、郭怡宗、楊彥、薛林興等廣交朋友,成立書畫名人聯(lián)合會。

  1988年10月我的恩師胡老因食道癌住進友誼醫(yī)院,臨終囑咐我:“畫虎這一行很難堅持,我看你行!但是你要回去專心畫十年,才有可能行。”面對老師的囑托,我當即表示放棄市場,脫離商海,靜心習畫。

  姚少華與恩師胡爽庵(左一)

  后師伯何海霞先生對我說:“你老師走了,我來把你四年關。”他提出搞藝術要先立人品,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沉下心來,澄懷觀道。特別提出“三分配”和“四不許”。所謂“三分配”即:每日四分讀書做學問、三分寫字、三分畫畫。所謂“四不許”就是:不許賣畫、不許宣傳報道、不許出書出畫冊、不許辦畫展。何老評價我是“歪打正著”,如今看來,何老八十歲看人生看問題非常透徹。他回京十年做了大量的事情:人民大會堂李設建局長想讓他畫二丈四尺的大畫,何老卻想畫江山多嬌之最。八十高齡的老人卻有著年輕人敢拼敢打的氣魄實屬難得,何老讓我子啊扇面上畫五虎圖,并在兩張丈二拼起來的畫紙上畫一個大虎頭,于是我在西苑飯店的一個大廳里畫了一個禮拜,用臉盆調(diào)色,終于畫成了一幅巨幅虎頭,從飯店大廳三樓懸掛起來,非常氣勢和精神。這些經(jīng)歷,讓我以后創(chuàng)作多大的畫都不再發(fā)愁。多年來我也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巨型作品,并多次參加大型書畫展和慈善書畫展中的主題展。

  畫家梁樹年也是我的師伯,我也經(jīng)常拿作品登門求教。梁老看我的作品后感覺力度不夠,讓我多練黃山谷和米芾的書法,并提出用大筆畫小畫,如同大馬拉小車,力度厚度深度都更有表現(xiàn)力!這些教誨都讓我受益終生。此外,我還會積極參加慈善事業(yè),是全國最早參加慈善拍賣的書畫家之一。1990年赴珠海舉辦殘疾人義賣書畫展;2005年組織首屆慈善拍賣會,并在三大博物館輪番展出。

  五、推動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

  2009年國際發(fā)行量最大,宣傳影響力度最廣的《中國日報》(美文版)全版報道了我的寫意畫虎作品及題為“中國畫的寫意精神的論述”,引起了國際傳媒的關注。之后我又應邀為朝鮮領導人完成一幅國禮任務,受到朝方的高度好評和致謝。多年來我應邀為美國總統(tǒng)布什、韓國總統(tǒng)金泳三、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白俄羅斯總統(tǒng)總理等許多國禮任務,為國家贏得了榮譽。為了回報我的藝術貢獻,《中國日報》于2011年11月14日又隆重推出了我的正版報道。隨即受到國際媒體的重視和反饋。紐約時報廣場LED大屏主動向我國提出邀請我選文深入介紹中華文化藝術的內(nèi)涵。自此以“中國哲學與中華文化藝術精神”為專題進行了系列報道。幾年來連續(xù)刊登在紐約時代廣場LED大屏上,開創(chuàng)了一個在世界傳媒中心系列論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窗口。世界各大傳媒一呼百應,爭相報道,步步攀升,尤其是2014年3月4日發(fā)表的“精神的呼喚——人類共同之夢”一文,論述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復興,以拯救人類精神文明的缺失,起到重要作用。此文一經(jīng)發(fā)表,引起了世界各大媒體的紛紛報道,創(chuàng)作了國際傳媒新聞鏈接的歷史新高。

  這個新聞效應是中華文化精神創(chuàng)造的奇跡說明,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密切關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關注人類精神世界的共同命運。更令人感動的是臺灣及各地海外華人媒體紛紛轉發(fā)報道,充分顯示中華民族的血濃于水和情深厚誼!為中華民族文化精神挽救世界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共同呼喚和吶喊!

  由此可見,中華民族文化和藝術不僅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更重要的是要走進世界,深入人心。將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思想和傳統(tǒng)文化的哲學理念向世人闡明。相信中華文化和諧思想理念對解決當前的世界問題將起到重要作用。因為,中國藝術精神的最高境界——對物質的超越。中國畫最終不是美術文體,而是超越物質規(guī)范甚至超越道德的一種精神體驗。它自覺的把精神品格追求放在了生命價值的第一位。這種超越政治、宗教時空、語言國界的精神追求,關鍵是精神人格的建立。人性品格決定了中國畫的價值,有什么樣的人文關懷,才會有什么樣的畫。只有當一個藝術家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境界是,所畫的畫才會感動人,才會使人產(chǎn)生共鳴。

  因此,中國藝術家應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更神圣的歷史使命。中國文化的強盛才是真正的強國,文化強則中國強!

  【姚少華簡介】1942年出生于北京,師承一代宗師張大千得意傳人胡爽庵、何海霞等先生。作品被重要機構收藏,并作為國禮贈予多國領導人。先后應邀到聯(lián)合國總部、歐美亞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藝術交流,友好訪問。曾榮獲“德藝雙馨終身成就獎”及多項國際大獎,F(xiàn)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中國致公黨中央文化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易學文化研究院、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美國國際大學等特聘教授和榮譽博士。北京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北京師白藝術研究會等藝術顧問。出版有:《怎樣畫虎》《畫虎技法》《姚少華作品集》等。

  非遺之美總策劃姚澤民(左一)與著名畫家姚少華(右一)

  責任編輯:海東、杜海義

責任編輯: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