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名家 行業(yè) 機構 大觀 圖片 視頻

聚焦

旗下欄目: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

展訊|文墨緣湘——劉銀葉畫展

來源:中國藝術資訊網 作者:小龍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18-10-31

展覽海報

文墨緣湘——劉銀葉畫展

開幕時間:2018/11/3 10:30am

展覽時間:2018/11/3-11/5

展覽地址:北京市通州區(qū)宋莊鎮(zhèn)小堡南街73號三義堂藝術館(東書房藝術館東側)

支持單位:環(huán)球文化網 北京三義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劉銀葉畫展-鄢福初-45x136cm 2018年

鄢福初:現(xiàn)任湖南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政協(xié)常委,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書協(xié)理事

枯木逢春 爛漫依舊——劉銀葉的文墨情緣

文/楚尋歡

湘人劉銀葉來自婁底新化,這里是苗瑤民族發(fā)祥之地,古稱梅山。作為梅山文化的核心區(qū)域,新化是中國蚩尤故里文化之鄉(xiāng)、全國武術之鄉(xiāng)、中國山歌藝術之鄉(xiāng)、中華詩詞之鄉(xiāng)。植根炎黃文明的這片沃土賦予了他天生古典爛漫的文人氣質。

對文學藝術的憧憬就像一根無形的絲線把我們拉到一塊。我們都處楚南雪峰山麓,同飲資江水長大,這份根脈相連的湘情,更是拉近了我們的距離,讓我們在三年前的初次見面便嚼出一片出湖入湘的忘年香辣來。

從小就長于賦詩繪畫的銀葉兄,早在八十年代,便棄畫從文,與彼時的茅盾,艾青、藏克家、馬烽,李瑛等老先生鴻雁傳書,其詩集、小說集、散文集、雜評集等如雨后春筍般紛沓至來,《人民日報》,《工人日報》,《文藝報》,《農民日報》,《中國建材報》等幾十家報刋頻繁發(fā)表他的散文,活躍于湖南文壇的劉銀葉才華橫溢,在九十年代中期可謂名噪一時,至今仍得到中國作家協(xié)會孫德全、湖南文壇彭見明、鄢福初等老友的青睞與關愛。

劉銀葉 山復水還 96×178cm 2018年

劉銀葉博聞強識,古文功底深厚,乃至今天,慕名求其辭賦者仍然絡繹不絕。然銀葉兄生性不善交際,不諳人情世故,心直口快的他甚至成為別人眼里沒有情商、難以與人溝通的怪人。生活中的劉銀葉雖然內心古道熱腸,樂于助人,但他不修邊幅、直白露骨的言行常常得罪人,甚至于幾年前,不善經營的他一直是“吃光、用光、賣光”的生活狀態(tài)。作為一位九十年代初就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并活躍于文壇的作家,到今天,他都很難在家找到一兩本他自己曾經出版過的作品集即可見一斑。

落拓江湖大半生的劉銀葉近幾年重拾繪畫一途再續(xù)前緣,現(xiàn)在的銀葉兄雖然能倚畫筆衣食無憂,但和同等質量的書畫家相比,便是雁落平沙之客舍食客,心有柳色青青,難展青云之志!好在提起畫筆的他更傾心于山水田園,大熊山的古寺林泉、紫鵲界的梯田板屋、資江兩岸的清秀瑰麗成為他馳騁于宣紙的不竭源泉。

得益于前期深厚的傳統(tǒng)文學積淀,他筆下的山水花鳥魚蟲都不乏文氣,他寫生而得的畫面里都是自己行走的足跡,自題款詩文里則飽含著浪漫蓬勃的文人理想情懷。雖然他的水墨語言就像他的辭賦一樣還在與古人對話,欠缺當代氣息的現(xiàn)代語境,但已經明顯區(qū)別于那些急功近利胸無點墨的江湖畫派,更不同于美院體制里那些一門心思鉆營技術入會的流水線畫匠。他的筆墨傳統(tǒng)功底著力甚深,即興賦詩于畫的才情流露,是他骨子里潛移默化的文人情懷。他在向傳統(tǒng)文人寫意精神致敬的路上并不囿于一招一式,并已經在做打破傳統(tǒng)形式的各種嘗試。比如他筆下源于地域文化的《收魂》雖然還遠不夠成熟,但這種勇于挑戰(zhàn)自己既有傳統(tǒng)框架的勇氣與探索精神十分可嘉。

劉銀葉 收魂-95x168cm 2018年

作為一個被邊緣化的文人作家,一個還沒有學會融入書畫江湖的職業(yè)畫家,劉銀葉的身份是尷尬的。他一方面鄙倪國展沖刺班的體制捆綁,一方面又不得不妥協(xié)于媚俗的市場賣應酬畫為生活而涂鴉。

“下紅燭舊榻,方曉韶華之易逝;攀求佛云經,始知暮年之將往。(劉銀葉《大熊山賦》)”他的浪漫情懷是蓄滿孤獨與失落的,同時又洋溢著湘人不安分的霸蠻與剛烈,所以才有了今天“文墨緣湘”這個展覽。要知道,這是他孤身一人逆流而上,三年后的第二次進京個展。

劉銀葉-一春玉色-175x46cm 2018年

湖湘文化是楚文化與儒學融合的一本書,這本源遠流長的圣賢書里既有儒家對道德人格的完善追求,又充滿著荊楚蠻民的血性。正如銀葉兄在《大熊山賦》中所言:“藏五岳之靈毓,蓄六經之文光。翕日月之盈虧,抱宇宙之亙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借楚人屈原《離騷》一語,贈予銀葉兄。

人生是一門需要經營的藝術,活好比做藝術家更重要,愿瀟湘銀葉:枯木逢春,爛漫依舊。2018/10/25

楚尋歡:原名王紹軍,70年代生于湖南武岡。南蠻北漂客,媒體人,業(yè)余藝評人、策展人,新浪收藏評論專版作者,隨藝論壇發(fā)起人。

畫天然清氣,養(yǎng)心境平和-彭見明為畫展題詞-26x180cm 2018年

彭見明:一級作家,湖南省文聯(lián)第九屆委員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

劉銀葉,當代著名詞賦家,畫家。湖南新化人,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婁底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湖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直機關書畫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文藝家聯(lián)合會副會長、中華詞賦家聯(lián)合會常務理事、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等。出版有長篇小說4部、詩集3部、散文集1部,文藝雜集(詩、賦、評論、隨筆)1部,眾多美術作品發(fā)表于全國各級報刊,曾獲第十二屆全國美展湖南展區(qū)優(yōu)秀作品獎。2015年10月,由中共婁底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問道尋根一一劉銀葉山水畫作品展”在京舉行。

劉銀葉 山居秋色 248×129cm 2014年

附《大熊山賦》(作者:劉銀葉):

云根結,山廊浮。水是魂,風為魄。帝子游,霞出岫。霧鬼蜮,洞龍居,奇花草,怪鳥樹;那饓派铰,險壑生崎嶇。聞圣帝殿朝鐘暮鼓,賞蚩尤居夕照煙霞。觀陶令公洞溪絕鏡,品白學士四月桃花。薰風十里梨花白,斜陽千尺燕尾斜。處處木樓迷霧靄,條條石徑入云端。松濤如虎嘯,陰嶺積雪三月藏。千年銀杏分公母,百歲靈鱉曉陰陽。八路神仙游神府,五百羅漢扎云盤。九天玄女睡花宮,山神土地踞樹鄉(xiāng)。日搖水影,溪照花光,月墜榆槐,星棲杉樟。梅蘭幽谷露冰肌,嬋娟碧潭浴素裝。古道剩狼穴,舊巢壘鳥床。麂兔諳林道,牛鈴響山岡。民風純樸,空氣甜香。饑可餐百種野果,渴能飲條條澗溪。葷食柴火臘肉,齋吃磨推豆箕。三伏夜涼似水,四時晝美如幻。朝雨夕晴,變化無常。山光水色,素裹艷裳。金屏壟頭,有舅母、舅外婆之塋冢;榕樹塘邊,失父親、老祖宗之夢床。九龍池畔,烙下兒時行行足跡;樹皮屋內,熄滅老人幾盞燈光?上瞭望之巔,頓覺浮生之渺;飲錫溪之水,既感人心之純芳。下紅燭舊榻,方曉韶華之易逝;攀求佛云徑,始知暮年之將往。乾隆遺墨,頌十里屏風,仙僧圓寂,守萬畝林舫。柳舟桃舸,雨散風消。禪榻錦帆,蕭條同歸。壓泰山,系資江,踏兩縣,覽長沙。藏五岳之靈毓,蓄六經之文光。翕日月之盈虧,抱宇宙之亙荒。靜可養(yǎng)頤,動可添剛,悟即長心智,仰卻煉柔腸。玉清圣境,宿值帝廊;凝蓬萊真氣,煉峨嵋紫光。虛氣結晶勤布雨,陰陽合妙多生虹。星宇秘笈,昭融乾坤。神窺莫測,太極壽星。臨萬物,懷母恩。意合天功,造化星漢。仁德尤高,善澤羸神。無欲則剛,豈可泯心。

部分參展作品一覽:

劉銀葉:林深藏秀色-96x176cm 2017年

劉銀葉-深山隱居圖-76x176cm 2018年

劉銀葉 資濱清曉圖-175x46cm 2018年

劉銀葉-舊文新畫96x168cm 2017年

劉銀葉-古鎮(zhèn)月色68x68cm 2018年

翠谷流泉圖-劉銀葉畫,鄢福初題-76x176cm 2018年

劉銀葉-晴川75X438cm 2018年

劉銀葉-山居圖-35X98cm 2018年


責任編輯: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