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名家 行業(yè) 機構 大觀 圖片 視頻

聚焦

旗下欄目: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

《藝貫中西—2018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邀請展》 即將開幕

來源:中國藝術資訊網 作者:柏玲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18-10-11

▲ 海報



2018年10月13日下午三點,《藝貫中西—2018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邀請展》第三屆將于北京宋莊金藝橋美術館開幕。金藝橋美術館為全產業(yè)鏈藝術機構金藝橋空間的核心組成部分,本次展覽是金藝橋美術館開館展,展覽邀請到中國當代24位國畫名家,為期一周,共展出200余幅精品力作。展覽由著名策展人陳鵬策劃。


開幕時間:2018年10月13日下午15:00


展覽時間:2018年10月13日---2018年10月19日


展覽地址:北京·宋莊·.金藝橋美術館


學術主持:孫    克


出 品 人 :朱丙林


總 策 劃 :陳  鵬


策 展 人 :陳  鵬、 任召貴


參展藝術家(按年齡排序): 大澤人、張寶珠、薛林興、王闊海、龐德政、苗再新、劉選讓、潘錫林、王曉卉、沈 胄、崔可輝、王瑩、魏廣君、范一冰、郭慧慶、韓啟東、伯揆、韓墨、尚奎元、張之鷹、趙少儼、王鵬、趙永夫、劉尉霞


主辦單位:金藝橋藝術空間(北京市通州區(qū)徐宋東四街北50米)  


協(xié)辦單位:上上國際美術館、金遠見(北京)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中興遠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藝橋典當有限公司、金橋(北京)保險評估有限公司、北京金遠見文物鑒定有限公司、北京中塑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北京藝加創(chuàng)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七上美術館、紅磚咖啡館    
 

▲ 金藝橋藝術空間





前言


半個世紀前國畫大師黃賓虹曾說:“畫無中西之分,有筆有墨,純任自然,由形似進入神似,即西法之印象”,他說:“歐風東漸,動理契合,不出二十年,畫當無中西之分,其精神同也。”顯然,一代國畫大師并沒有陷入什么是民族性什么是世界性的爭辯,而是從東西方藝術不同的表象下找到了精神上的共性?梢姡囆g并無中西之分,民族個性化的藝術表達背后必定蘊含其精神意義上的普世性!端囏炛形鳌芳从纱硕鴣。


藝術是不斷超越傳統(tǒng)的社會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昨天的創(chuàng)造就是今天的傳統(tǒng),今天的創(chuàng)造又將成為明天的傳統(tǒng)。傳統(tǒng)是生發(fā)的根基,所以我們需要繼承。但僅有繼承是不夠的,沒有發(fā)展的傳統(tǒng)也終將失去繼承的意義。真正的繼承一定是包含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v觀美術史,中國繪畫一直在隨時代變遷和社會發(fā)展而不斷在衍變,如果追根溯源的話,這種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更多是來源于強大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背景。放眼歷史,無論是異族統(tǒng)治,還是外來文化的入侵,總之一切外來文化最后都會被中華民族所包容、吸收、消化、接納并最終融入本民族文化里,顯現(xiàn)于各個領域藝術家們的作品里和中國人民的生活中。一代又一代國畫大師們正是因為他們筆墨中鮮明獨特的民族特性、民族精神、民族氣魄而受到各國人民的尊重。作為東方繪畫的代表,以中國文化為精神背景的中國繪畫也因此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藝貫中西》為主題的展覽在此之前已舉辦兩期,每期展覽我都會特邀幾位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融匯中西文化之長并因此獲得巨大成功的藝術家參展。這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一場藝術家聯(lián)展,更多是希望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通過這樣的展覽活動能夠充分展示中國藝術家在當代語境下“取西補中,兼收并蓄”的創(chuàng)作理念,通過他們作品中的中國式繪畫語言與西方繪畫語言恰到好處的融會貫通與相輔相成,啟迪當下在倡導文化多元化和價值共同體的構建中,創(chuàng)造出極具時代特征的本民族藝術風貌和審美價值。
 

                                                                                                                                                                                               ——策展人 陳鵬

責任編輯: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