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書法家韓寧寧2017新作《斗方集》唐宋五言絕句100首,由當代美術(shù)出版社、北京靜安軒書畫院出版發(fā)行。這是繼《道德經(jīng)》、《毛澤東詩詞》、《唐詩宋詞賦》、《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jīng)》、《荀子》、《金剛經(jīng)》、《京劇名段一一百首》、《道德經(jīng)及注釋》之后的又一部傾心之作!
珠圓玉潤 詩美書神——寫在韓寧寧新作《斗方集·唐宋五言絕句》出版之際 律回春暉漸 , 萬象始更新。在金雞交好卷、玉犬報佳音的時刻,著名書法家韓寧寧新作《斗方集·唐宋五言絕句》問世了。 《斗方集·唐宋五言絕句》的出版,是不斷滿足廣大詩詞愛好者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件喜事;是發(fā)揮文化潛移默化的功能,蘊育民族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的一件大事;是弘揚和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使其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的一件盛事。 中華詩詞從誕生之日起,就與中華民族相生相伴,一路同行,融進民族文化的滾燙血液,是中華文化之根。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人生觀念、審美、倫理都是通過傳統(tǒng)詩歌傳承下來的。詩詞以她特殊的文學樣式再現(xiàn)中華民族智慧、人格、操守、精神與品質(zhì),潛移默化地塑造、完美著社會的良心。而在傳播詩詞的過程中,無聲的漢字符號成為最主要的載體,無聲的藝術(shù)旋律——書法又成為參與性強、吸引力大、儀式感獨特的經(jīng)典形式,深受大眾歡迎。尤其是用筆靈活,筆勢自然流動,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行楷更是受到大眾的追捧與青睞。這當中,得到一致公認和廣泛推崇的當屬女書法家韓寧寧。 韓寧寧出生于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背著《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道德經(jīng)》長大,切身感受到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意義和深遠的影響。故從事書法以來,既師著名書法家趙家熹、韓紹玉等文字書寫之傳統(tǒng),又師古人治學求問修身之氣神,還師自然自在之意象和自性自然之本原,綜合古今法統(tǒng),在筆法字體的含容量上與內(nèi)容的豐富性上 , 不斷發(fā)掘與創(chuàng)新(筆墨當隨時代新——田伯平),逐漸形成了老辣中充滿韻致,古拙中含蘊靈秀的風格。如蘇東坡所說的:“真書如立,行書如行,草書如走”,她的行楷“行”得平和簡靜、自然含蓄、巍然端雅,在書法界獨樹一幟! 40 多年來,她筆耕不輟,先后創(chuàng)作了《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道德經(jīng)》《唐詩宋詞賦》《毛澤東詩詞》《京劇薈萃與書法融合》等十余部書法集,將一部部經(jīng)典文獻和傳統(tǒng)文化用一曲無聲的旋律藝術(shù)地呈現(xiàn)讀者面前。在她的作品中,我們不單看到她本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修”,同時也看到了她四十年埋頭用筆墨的線條承載起中華民族的精神、操守、格調(diào)、氣節(jié)、抱負、理想、氣概與氣度的“品”! 欣賞她的書法,特別是欣賞她的經(jīng)典文獻、詩詞作品,宛如暢游名山大川一般,原本枯燥與晦澀的文字在她靈動秀活、天然逸出、自然優(yōu)美線條的引領(lǐng)下,詩詞的絕妙意境、作者的情懷抱負操守一一自然再現(xiàn)出來。詩中情、景中意,皆被靈秀的線條一以貫之,全然化合一體,愈游愈奇,愈玩愈悅。相信讀者欣賞她這次出版的《斗方集·唐宋五言絕句》作品,會有更多類似的體會與感悟。 五言絕句是中國詩歌體裁之一、絕句的一種,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guī)范的小詩,叫做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五言絕句源于漢代樂府小詩,到了唐代與近體律詩恰似孿生姐妹,并蒂雙花,以其嶄新的異彩出現(xiàn)在詩壇上。因它以小見大,以少總多,僅僅以二十字就展現(xiàn)出一幅幅清新的畫圖而受喜愛,自然而然的成為盛唐詩歌中最為璀璨的明珠,是唐詩中的精華。 韓寧寧這部新作《斗方集·唐宋五言絕句》,幾乎囊括了唐宋五言絕句的代表作和名作,如李白的《靜夜思》、柳宗元的《江雪》、王維的《鳥鳴澗》、杜甫的《八陣圖》、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等。在這 100 首書法作品中,既有大家耳熟能詳?shù),如孟浩然的《春曉》、李紳的《憫農(nóng)》、王安石的《山園小梅》、汪洙的《四喜詩》,也有相對陌生但是作家的代表作或名作的,如司空曙的《松下雪》、東方虬的《春雪》、寇準的《詠華山》、李嶠的《風》、趙嘏的《寒塘》等。 如果說,詩詞是情在字句外,那么書法就是狀溢目前;如果說詩詞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那么書法就有妙中之妙、神中之神!書寫詩詞是書法界的一種傳統(tǒng),優(yōu)美的行書作品可以將詩詞中隱晦的、掩蓋的、含蓄的意境美、情懷美、人格美,有聲有色、有靜有動、音節(jié)鏗鏘和順地躍然紙上,二次激發(fā)欣賞詩詞者的再動情、再審美、再出趣味!這便是詩美書行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詩詞書法作品深受大眾喜愛和歡迎的主要原因。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中華詩詞從最初上古時期的萌芽到《詩經(jīng)》、《楚辭》的出現(xiàn),就確定了以天地為經(jīng)緯的坐標系;就形成了質(zhì)樸、典雅、大氣、高貴的精神品格;就形成了一種以陶冶性靈,變化氣質(zhì),培養(yǎng)賢德君子,實現(xiàn)世界大同為目標的人文化成的藝術(shù)。在李白、杜甫那里能“驚風雨”、“泣鬼神”,在韓愈那里能“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而在韓寧寧這里,則是“情之所鐘,正在我輩”。為進一步弘揚好、傳播好、闡釋好中華民族的稟賦、特點和精神,她矢志不移在傳統(tǒng)文化的這條道路上默默地探索與追尋! 《怡心閣微刊》主編 怡心 2017 年 11 月 15 日星期三 寫于昆明湖畔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