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名稱:心順花開——趙治平中國畫作品展 開幕時間:2017年11月1日上午10:00 展覽時間:2017年11月1日—11月10日 展覽地點:江蘇省美術館新館1號展廳(長江路333號) 主辦單位:江蘇省文化廳 承辦單位:江蘇省國畫院 江蘇省美術館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 趙治平 1957年生,江蘇常州人。曾于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省國畫院專修中國畫,F任江蘇省國畫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花鳥藝委會副主任,江蘇省花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主席,江蘇省藝術專業(yè)高級職稱評委委員,江蘇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曾任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劉海粟美術館館長。 心順花開——趙治平中國畫作品展將于2017年11月1日—11月10日在江蘇省美術館(新館)舉辦! 參展作品 趙治平 《金秋神韻》 190×180cm 2004年 趙治平《白雪飛空》 180×90cm 2011年 趙治平《風神秀逸》 230×120cm 2012年 趙治平《高風送秋》 230×120cm 2012年 趙治平《含情秋雨》 180×90cm 2011年 展覽名稱:花見隨形——趙怡文中國畫作品展 開幕時間:2017年11月1日上午10:00 展覽時間:2017年11月1日—11月10日 展覽地點:江蘇省美術館新館2號展廳(長江路333號)
趙怡文 1983年生于江蘇常州。 2006年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人物專業(yè)本科畢業(yè), 2009年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花鳥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 現為南京書畫院(金陵美術館)院委會委員兼花鳥畫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 花見隨形——趙怡文中國畫作品展 文/劉梓封 視覺感受中的美好物象,一定都有其美的形態(tài)以及可探尋到的美的線索。同理,付諸藝術審美,一樣要關照作品中所呈現出的美的形態(tài)、美的意識,與可具探究的藝術表現上美的意義。東方繪畫傾向于意象美的表達。筆與墨結構出的線條,水性顏色與宣紙交融后的色彩,意象化兼具形式美旨趣的造型,從而構建出具有東方人文色彩的中國畫。這個基礎不變,如何展現自我藝術觀念,創(chuàng)建藝術表現中的個性語言,同時符合于中國畫審美價值觀,便成為藝術家們所追求的目標。 就畫面呈現的結果看,趙怡文的作品具有這樣的實質特征。意象化的表達、現代語境的畫面、中式水墨表現形式的線條與色彩,以致統(tǒng)合而成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個人語言。但欣賞他的畫似乎有些難度,其在造型變化的取勢上行就的隨形、隨機、甚至隨意的線條表現常被誤讀。這種意識形態(tài)化的、又充滿表現主義色彩的筆墨語言雖具有獨立性與顛覆性,但卻遠距于習慣性審美樣式,打破了傳統(tǒng)形式美框架,從而難以在參照對比中為這些畫作給出恰當定位。但深入探究后又會發(fā)現,那線條結構更具情感特質與精神性,其筆下的線條看似隨意,而恰恰又是心中圖景的立意而為與意氣抒發(fā)。如此隨意與隨形的處理自有其創(chuàng)建美的邏輯,所顯現出的即是他所獨具的審美力與創(chuàng)造力。長線條的律動感,短筆觸的符號性,造型的幾何結構處理與塊面對比間的抽象性表現,都極富審美性。只是美的形態(tài)被轉化,美的線索隱秘如謎題,由此對其作品加以解析的過程也被置換到一個新的維度。 一花一世界,非以自我為中心去審度這個世界,狹隘與偏頗囿于意識界。人見之花,花見于人,是兩種審美格局,一花一木,一物一景,是為自然也超于自然。以花的視角看世界,世界狀若何?倒不如花見隨形后,再生出一個世界。 參展作品 趙怡文 《釵寶蝶幻》 189cmx97cm 紙本 2017年 趙怡文 《云水舊憶》 69×69cm 紙本 2017年 趙怡文 《古夢今幻》 45×69cm 紙本 2017年 趙怡文《花逝玉黛》 189cmx97cm 紙本 2017年 趙怡文 《熾烈獸寂系列》 70×35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