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陳曉民參加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時精心創(chuàng)作 中華志愿者雜志(記者:許順喜)他出生于書香世家,自幼酷愛書法,四十余年筆耕不輟,對中國的傳統(tǒng)書法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他師從著名書法篆刻藝術家許厚文,并得到著名書法家洪鐵軍、胡立民的親授指導,在吸收傳統(tǒng)書法藝術的精髓中書藝漸進,自成風格;他博采眾長、為人誠樸、豁達、不喜張揚,以其高尚的品德傳播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他就是我國著名書法家陳曉民。
陳曉民書法作品被國際洪門世界總會主席劉沛勛收藏 連云港古稱“海州”,因面向連島、背倚云臺山,又因海港,得名連云港。這里是《鏡花緣》《西游記》的文化起源地,有著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自古以來享有魚米之鄉(xiāng)與濕地風光之美譽,同時又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擁的城市,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陳曉民1968年8月就出生這里,受當?shù)匚幕占案篙叺挠绊,自幼喜歡書法藝術,很早就臨習唐楷,尚顏而歐。他學養(yǎng)深厚,精研書法理論,加之其聰慧的悟性,融多家之所長,在楷書、隸書、篆書、篆刻頗有造詣。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獨出心裁,以鮮明的創(chuàng)新終成卓犖不群,為中國書法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陳曉民書法作品被西游記沙僧扮演者劉大剛收藏 陳曉民現(xiàn)為連云港市職業(yè)技術學院書法課教授,因此,他堅持多年研墨臨帖,書藝益進,現(xiàn)已享譽遠近,逐步跨入了書法名家行列。觀其作品,筆墨酣暢,表現(xiàn)淋漓,線條變換如山澗飛瀑,筆勢跌宕似行云流水,氣勢雄渾質樸而挺秀靈動,蒼澀老辣又勁健峻麗,其布局也精練有致,且自然成趣,在當今名利浮躁的書法界,實屬可貴,體現(xiàn)出他難得的人文情懷、藝術氣質和審美情趣。
陳曉民書法作品被中華志愿者協(xié)會副秘書長李義茂收藏 輕如蟬翼,點如高峰墜石,橫如千里震云,陳曉民在職業(yè)技術學院進行書法授課時,要求學生的每一個筆畫都如有了生命一般,并絮絮地向學生們訴說著書法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他告訴記者,“書法是我的信仰,因為發(fā)現(xiàn)不少人寫字水平不夠高,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有責任有義務讓大家寫好字,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一直在努力。”
陳曉民書法作品 “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書法家不是寫字匠,要講究靈氣。靈氣主要屬于先天秉賦,與生俱來。有靈氣才有特異的氣質,易得神來之筆,依葫蘆畫瓢,那不叫書法,只能說是寫字。書法要想很好地發(fā)展,必需“繼承傳統(tǒng),鼓勵創(chuàng)新,展示個性,風格多樣”。“繼承傳統(tǒng)”它是根本,“鼓勵創(chuàng)新”是在繼承傳統(tǒng)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沒有傳統(tǒng),創(chuàng)新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是咱們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新跟過去的傳統(tǒng)不一樣。有創(chuàng)新還要有自己的個性,自然就是風格多樣。這也體現(xiàn)了咱們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思想。這樣的話中國書法才是有活力的,才可持續(xù)發(fā)展。”陳曉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陳曉民篆刻作品 據(jù)陳曉民講,傳統(tǒng)的書法教學主要為教師現(xiàn)場展示以及學生對碑帖的臨摹,課堂上缺少對書寫技法的指導。針對這一情況,他在教學過程中仔細觀察學生的書寫習慣,經過多年研究他形成了自己獨到、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他道出書法寫作重要的便是手的動作,“用三指握筆,做到掌虛指實。”他要求學生平時經常做一些以中指帶動拇、食二指作推、拉、轉的運動以使手筋、手腕、肌肉和手指關節(jié)得到舒緩,“頓、彈、轉筆,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感受輕重、快慢、方圓及書寫的節(jié)奏。”為了突破傳統(tǒng),使學生學得事半功倍,他根據(jù)學校特色、學生特點正在編寫著硬筆書法教材。據(jù)悉,這本教材內容新穎,學生易接受,不久就要面世。
陳曉民書法作品 陳曉民對書法藝術的追求,不是玩物消遣,更非沽名釣譽。他把自己絕大部分的時間用在了書法研習上,有人對他如此癡心入迷感到困惑,對此,他的感觸是:“書之道,破寂寞,忘寵辱,釋操心”。甘于簡靜,寫字養(yǎng)練,堅持把書法研習作為一種生活和人格修養(yǎng)的方式,一種感情藝術和慰藉心靈的手段。多年來他一直勤于治學,凡文史、詩詞、金石、美學等均有涉獵,廣收博采,厚積薄發(fā)。難能可貴的是,他從不視自己的書藝為“陽春白雪”,而是充分利用一技之長服務社會,謳歌時代。
國務院辦公廳原巡視員王勝利親筆為陳曉民題寫《妙筆生輝》以示鼓勵 國務院辦公廳原巡視員兼副司長,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著名書法家王勝利看過其作品后說:“陳曉民先生在繼承傳統(tǒng)書法的基礎上,削繁就簡,變古為今,其用筆不含渾,不故弄玄虛,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十分清楚,使欣賞者易懂易循;外貌圓潤而筋骨內涵,其點畫華滋遒勁,結體寬綽秀美,點畫之間彼引呼應十分緊密。外似柔潤而內實堅強,形體端秀而骨架勁挺。形神兼?zhèn)?筆圓架方,流動帶行。書寫時,點畫需圓潤華滋,結構布白卻十分注意方正謹嚴,橫直相安、撇捺舒展、重點安穩(wěn)。另外,他書寫行書時的筆法,飄逸而又沉著,流暢而又有韻致,字字流美動人,能難可貴,嘆為觀止。”
陳曉民書法作品 現(xiàn)代的書法和繪畫藝術的進步和發(fā)展,同樣需要和呼喚具有時代精神的藝術家。陳曉民先生具有一種植根傳統(tǒng)、師古不泥、不懈追求、勇于不斷改造自己求新求變的精神,更有一種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擔當,時刻用自己的書法藝術傳承著文化精神,給與社會更多的美好和期望,永遠給人們一種美的感覺。每個人都會隨著歲月的逝去而成為歷史,而藝術必將會源遠流長,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他始終認為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有責任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為蓬勃的生命增輝,給亮麗的人生喝彩。
陳曉民在北京參加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時書寫 陳曉民,現(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高級注冊教師、中華志愿者協(xié)會文化藝術志愿者委員會書法藝術顧問、中國健康新聞網文化藝術顧問、中國周易新聞網國學書畫部副主任、中國藝海網書法藝術顧問、連云港市職業(yè)技術學院書法課教授。其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大展中入展并獲得好評,頗受書畫愛好者及收藏界的喜愛。責編:賈建平 |